第431章 愛與恨
如果不是不想看韓晝倒霉,莫依夏也不會在發現古箏的父母出現在學校之后立馬找到林安宇,并利用剛好跟在對方身邊的芽芽倉促制定計劃,暫時幫助韓晝擺脫危機。
明明那家伙需要得到一個教訓,自食惡果也是遲早的事,可她還是下意識想避免看到對方受苦,否則也不會留在體育館里遲遲不出現在眾人的面前了。
所謂的愛究竟是一種什么感受,莫依夏至今也無法像書中一樣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但她大致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而相比于愛,恨同樣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有趣情感,她沒有恨過其他人的經驗,在韓晝身邊同樣很少看到這種情感,所以才會對眼前這個叫何靈的女孩產生些許興趣。
……正好可以用來打發時間。
據何靈所言,她曾經是古箏初中時最好的朋友,在后者剛進入初中什么都不懂的日子里給予了對方無限的關懷和幫助,甚至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幫對方補習,以犧牲自己的成績為代價幫對方提升成績,可謂是將“仁至義盡”一詞做到了極致——
這并不是何靈的原話,但從對方的字里行間不難聽出這個意思。
莫依夏想起以前好像聽韓晝提起過這件事,那是在爬上雪山的那個夜里,在表達出自己想要腳踏兩條船的野心后,韓晝曾試著介紹古箏這個人,但還沒說兩句就被她打斷了——
她對必然會失敗的情敵不感興趣。
不過她現在感興趣了,所以剛剛聽得還算認真。
在何靈后來的敘述中,古箏的形象相當可憎。
明明有這么一個真心對自己好的朋友,可她卻一點都不愿意真心換真心,初中的知識難度并不算高,古箏之所以能那么快速的提高成績,一定是因為掌握了某種訣竅,可她卻從未想過分享出來。
那時的男生本就是喜歡亂開玩笑的年紀,明明沒必要理會的,可古箏卻總喜歡和他們打架,有時候連身為朋友的何靈也會受到牽連。
更可氣的是,明明古箏都已經甩全級第二名將近一百分了,可她卻還是不滿足,依然從早到晚不斷學習,何靈倒是無所謂(她自己說的),但其他同學卻被這種氣氛壓得苦不堪言,畢竟這種再怎么學習都無法超越某人的感覺實在不好受。
對于這些陳述,莫依夏有些興致缺缺,人總習慣站在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角度來陳述事實,這些描述中到底有多少水分,恐怕只有何靈自己知道。
她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好在在進行了一大堆鋪墊后,對方總算是說出了一件還算有意思的事——
“初三那年,我家里要求我必須拿下一場競賽的前十,而當時的古箏已經成為了班上所有人的陰影,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