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四大義子里面,對于孫可望,羅汝才的了解有限。 孫可望常常被張獻忠依仗為副手,幫助協理軍中。 而李定國則是常常被張獻忠當作先鋒大將。 李定國治軍嚴謹,能夠體恤士卒,并以身作則,軍中無論將校士卒皆是尊重有佳。 不僅如此,李定國在勇武方面亦不輸于艾能奇,名下積有斬將、奪旗、先登、破陣,四功俱全。 驍勇超逸,更稱萬人敵,軍中人稱“小尉遲”。 不過如果僅僅是勇武過人,李定國也不過和艾能奇一般只是一員猛將,稱不上什么真正的大將。 但李定國不僅能夠沖鋒陷陣,還能臨敵指揮,判斷局勢,穩定軍勢。 九江之戰,兩軍陷入鏖戰之中,最后決定勝負的人,正是李定國。 若非是李定國及時指揮本部兵馬急援張獻忠,勝負還猶未可知。 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三人都是心智堅韌之輩,怎么會輕易投降。 羅汝才心中有些費解,不過在這種時刻,他并沒有出言做這個出頭之鳥。 張獻忠已死,大仇已消。 他并不想為了什么前途、未來,真的替陳望賣命效死。 投入漢中鎮下,只不過是為了底下的軍兵們尋一條活路罷了。 “西軍,難道是想用詐降來拖延時間?” 劉光祚眉頭緊蹙,自言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