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劉進忠的無奈
此時的川中,三方力量都對當下局面有著自己的判斷和謀算,但由于信息的不對等,三方的判斷又都存著些或大或小的問題。
豪格認為,張獻忠不敢追入金牛道中,所以便安心于終止鋪整頓人馬。
但他一不知道后面的漢中已遭進攻,二不曉得自己的決定讓張獻忠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張獻忠覺得明軍會如過去那般懼怕戰斗,所以便覺得“談判”能夠拖延明軍的北進步伐。
可他一對明軍的戰心產生了錯誤的估計,二卻忽視了自家軍中的不穩定因素。
至于朱慈烺...............
老實講,他于戰術層面受到了極大的遮蔽,不光對廣元的戰事幾乎一無所知,更對漢中的現狀無有半點了解。
但這僅是戰術層面而已,他在戰略層面上卻擁有豪格、張獻忠拍馬都難企及的優勢。
那就是大明各軍遠離戰場,無有一支人馬參與到廣元戰事之中。
切莫小看了此節。
要知道在后世那牽扯到幾十國的復雜博弈之中,兔子和鷹為了保住這等位置幾可稱為用盡了渾身解數。
而那些已經身處其間的小動物,不論其立場如何,卻都在明里暗里逼迫這兩家親自下場。
注意,這種逼迫不分陣營,不分立場,只要能將那兩家拖入渾水,哪怕坑了自家人亦屬在所不惜。
所幸,對朱慈烺而言現在的川中局面還沒有那么復雜,不但沒人逼他快些下場,那張獻忠甚至還設法拖延明軍北上的時間。
若非他擔心戰事外溢會讓局面再次混亂,說不得還能在重慶多看一陣。
不過局面發展成這般模樣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歸到根里,這半年月通信基本靠吼,統帥連自家人馬的動向都不敢說是了若指掌,更何況全力遮掩自家行跡的敵方人馬。
“將軍!前面有隊哨崗阻道,說是得驗明堪合才肯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