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吏部那些事
萬歷皇帝看了眼奏疏的標題,以及前幾句內容提要,疑惑的對司禮監諸太監問道:“有何特異之處?”
說實話,這種大臣上疏請求改進某項工作的奏疏并不算少。
例如最近還有人奏請改革《宗藩事例》,讓宗室無爵者自便從業。
所以林泰來的《考核辦法改革疏》只看標題的話,并不算稀奇,不值得皇帝特別注意。
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便提醒說:“章疏里談到了張居正和考成法。”
一本嚷嚷改革的奏疏,并不是什么敏感性奏疏;但如果里面大談張居正,那就是必須要提醒皇帝重點關注的敏感性奏疏了。
如果不能幫皇帝把這種奏疏挑揀出來,那就是司禮監的重大失責。
故而司禮監諸秉筆太監的工作可不只是批紅,他們每日看本,也是為了過濾這種敏感性奏疏。
果然聽到了張居正這個名字,萬歷皇帝就再次打開奏疏,仔細看了下去。
雖然現在距離掀起反張居正風暴,已經過了六七年,高潮也過去了,但在皇帝心里,這根刺仍然還是存在的。
如果沒有“張居正”當噱頭,萬歷皇帝才不會特別關注林泰來這本奏疏。
這姑且算是林泰來的寫作“小技巧”吧,當然林泰來也不會傻到在奏疏里給張居正翻案。
其后萬歷皇帝親手寫了密札給內閣,主要內容就是“林泰來這廝腦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早年間,大明皇帝還不那么宅的時候,遇到這種時候,都是直接召集閣臣到文華殿,君臣當面聊。
但后來大明皇帝越來越“宅”,密札這種書面溝通的形式就越來越多。
閣臣接到了密札就以密疏回奏,具體內容不為外人知曉,一般都是說點不便公開的話。
在嘉靖朝,世宗皇帝把密札的使用推向了高峰,還經常發出謎語人性質的密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