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人事代謝
而且反對趙志皋的奏疏,某種程度上也是打擊新首輔的威望,算是一舉多得。
陸光祖的理由也是硬邦邦,上疏道:“輔臣當廷推,不當內(nèi)降,更不當由首輔次輔私相授受!”
就像周應秋所說的,內(nèi)閣本身就是一個不合規(guī)矩的存在,所以關于如何選拔閣臣,同樣也沒有一定之規(guī)。
大明從來沒有明確條文,規(guī)定如何選拔大學士,反正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到底如何選拔閣臣,可能每次程序都不一樣,主要看各方的強弱程度。
嘉靖皇帝沒經(jīng)過任何“程序”,親自把李春芳一路升到內(nèi)閣,誰又能說什么?
至于其他情況,有的時候就是吏部推舉,有的時候就是部院大臣廷推,有的時候詞臣自己內(nèi)部推舉。
但是像趙首輔這次提議的,讓辭職閣臣推薦后任人選的情況,還是第一次,至少公開層面上是第一次。
不過看了陸光祖的反對意見后,萬歷皇帝就批答說:“著部院大臣廷推二人。”
讓外朝廷推閣臣人選,這就相當于把兩根骨頭扔到了狗群里。
大臣為了入閣而紛爭,就沒精力再鬧國本了。
這樣起碼能過一個安生年,年后又要舉辦新一科會試和殿試,那么大概可以安生到四五月份。
至于另一個名額,萬歷皇帝還是打算讓王家屏推薦,畢竟王家屏是為了替自己背黑鍋才辭官。
所以“推薦新人”是王家屏該得的獎賞,不能讓功臣流血又流淚,而且還可以保證內(nèi)閣至少能有一個人牽制趙志皋。
考慮完這些,萬歷皇帝便感到,自家的帝王之術又提升了。
正所謂文行日新,每天進步一點點!
就是不知道廷推會推出個什么結(jié)果,萬歷皇帝有種預感,估計要出大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