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br/> 還是闡述詩詞之道,但闡述出來的這個作詩境界,卻讓大家感到可望不可及。 隨手“飛摘葉”都是詩詞,有幾個人能達到這種境界? 既然是以“組”為單位,那至少要有三首,果然林泰來還在繼續寫: “我要尋詩定是癡,詩來尋我卻難辭。今朝又被詩尋著,滿眼溪山獨去時?!?br/> 如果第二首所寫境界就已經像是天塹橫隔,第三首所描述的境界就更讓眾人感到奧妙難尋了。 看完三首詩詞,文學愛好者都陷入了沉思。 不愧是一代詩宗,隨手寫下三首絕句,就劃出三種詩詞之道的境界。 能達到第一首詩所寫的“只寫性情流紙上”境界的,就稱得上當代詩人了。 能達到第二首詩所寫“但肯尋詩便有詩”境界的,就能純粹靠文學青史留名。 至于第三首詩所寫那種“詩來尋我”的境界,古代李白或許算一個,當代大概只有林九元了? 林泰來扔下了筆,看著右手嘆道:“我怎么就管不住這只手?今天本意并不打算寫詩?。 ?b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