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息事寧人?(求月票!)
孫鑨看了幾眼別人,無奈的解釋說:“如果斗爭太過于激烈,牽扯出別人反而不美。
畢竟本次京察主導權在林黨手中,隨時可以擴大化。不如就此想法子妥協,防止出現更大的損害。”
顧憲成在清流勢力中一直充當智囊角色,智商絕對夠用,豈能聽不出其中潛臺詞?
無非就是說,除了錢一本之外,被列入“裁汰名單”的人大都是較為邊緣的角色。例如行人司行人高攀龍、國子監助教薛敷教這樣的角色,犧牲就犧牲了吧。
若是為了這樣的邊緣角色,大規模發動反對浪潮,萬一把其他重量人物拖下了水,豈不得不償失?
如果斗爭之后,林黨被迫更換名單,把行人、助教換成了郎中、給事中,那苦都沒地方哭去。
顧憲成怒氣沖沖的說:“如此輕易的拋棄同道,向奸黨妥協,實在令人齒寒!”
在大佬眼里,名單上的人大都是邊緣角色;但對他顧憲成而言,這可都是近十年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班底!
孫鑨無奈的回應說:“也是為了大局啊。如今形勢你也明白,孫富平(孫丕揚)去國后,吾輩暫時不可與奸黨爭鋒也。
現在奸黨可能有所顧忌,亦或是為了朝廷穩定,避免影響林泰來東征,所以京察有所收斂,我們又何必將事態挑大了?”
這意思就是,林黨這次收拾的大都是無足輕重的邊緣角色,已經可以視為一種變相示好了,我們也沒必要一定大鬧。
顧憲成一時語噎,過去經常主張為了大局犧牲別人,今天卻犧牲到了自己身上。
此時的顧憲成還遠不是一二十年后那個一呼百應、可以肆意品評朝野人物、甚至有能力截取宰輔密札的在野大佬。
這時候的他只是清流勢力骨干,確實有一定地位,但不是領袖級別的。
越想越覺得心中悲憤莫名,顧憲成又忍不住大聲說:
“若吾輩這次銷聲匿跡,面對奸黨欺辱不敢有所抗爭,只怕要士氣盡喪,將來還如何凝聚人心?
若歸德沈前輩、平湖陸前輩還在朝,必不會如此懦弱畏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