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匆匆那些年(上)
趙志皋又試探著問道:“皇長子出閣聽講,不知當著何等冠服?不妨先行冠禮,以定服色。”
萬歷皇帝不耐煩的說:“不用行冠禮了!明年皇長子先以親王常服出閣聽講就是!”
皇帝的旨意傳出后,朝廷就暫時安靜下來,今年這次國本之爭總算迫使皇帝讓了一小步。
轉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萬歷二十三年,這也是一個大比之年,三輔張位積極的爭來了主考官機會。
林泰來建議自己的“弟子”別參加考試,于是文震孟和馮夢龍都聽從了意見,沒去赴京趕考。
只有文震孟的父親文元發問了句:“這是為何?”
林泰來又嫻熟的運用了自己的相人之術,指點說:“我看這個張位一臉撲街氣質,難道你希望令郎有這樣一個座師?”
與此同時,這次皇帝終于沒有出爾反爾,二月份皇長子出閣講學,大臣們終于親眼看到了皇長子。
禮部侍郎馮琦呈進皇長子儀注,但皇帝以未冊立為理由,沒有給皇長子安排侍衛儀仗。
本來萬歷皇帝還尋思著,把林泰來召回朝廷。
不過看著蘇杭織造局進獻的十萬兩白銀,萬歷皇帝陷入了沉思。
既然林泰來喜歡住在老家,那就多呆幾年吧,反正朝廷除了鬧國本和吵礦稅,也沒什么大事。
比起原本歷史時空,國庫這幾年的財政狀況好多了。
寧夏平叛和朝鮮抗倭兩場戰爭,林泰來大概為國庫省了二百萬兩銀子,而且每年還多了四十萬兩進項。
所以戶部尚書于慎行在國庫虧空方面的壓力小多了,結果工作上主要壓力就成了反對萬歷皇帝為了賺錢亂派礦監、稅監了。
對于尚書而言,與其說這是經濟或者財政壓力,不如說是道德壓力。
可以說,皇帝派出的經濟類太監品種十分豐富,聽說這里有礦就派人去開礦,聽說這里有某某物產就派人去收物產稅。
全天下的人都反對皇帝直接派太監直接到各地搞經濟,最后壓力全都在于慎行這戶部尚書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