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爺爺輩和孫子輩
他爺爺的爺爺已故大學士王鏊留下的家傳學問,也沒說怎么懟人啊。
王天官作為外朝第一人吏部尚書,廷議也需要他來主持,但他簡單宣布了一下開始,就閃開了。
這種似乎沒有人事斗爭的會,王天官毫無興趣。
心情極為緊張的王禹聲聽到廷議開始,頭腦一熱,就沖了出去,對著陸光祖有點結巴的說:
“陸,陸總憲!你年邁,年邁無能、識見不明,還有誤國!在朝鮮國事務上因私廢公!”
陸光祖一臉懵逼的看著王禹聲,你踏馬的算老幾???
事情還都沒擺開說,上來就直接開始人身攻訐,你禮貌嗎?
懵逼過后,就是盛怒!毛都沒長齊的東西,老子進入朝堂的時候,你爹可能也就剛出生!
“是誰給你的勇氣?”被激怒的陸光祖對二十六七歲的王禹聲質問道。
王禹聲往后面縮了縮,“左都御史難道不讓人說話了?”
陸光祖不想繼續理睬王禹聲這個小垃圾,便轉身朝著眾人高聲道:
“這百十年來,東海倭寇之患時時可能有,而朝鮮國亦在東海,林泰來偶然猜中一次倭亂,也不能說明什么。
反倒是林泰來借朝鮮國倭亂之事,正可實證林泰來之心有異志,陰圖不軌!”
王禹聲頑強的刷著存在感,又站在了陸光祖前面,反駁說:“怎么就實證了?你說實證就實證?”
陸光祖想著“年邁無能、識見不明”,怒氣漸漲,便擲地有聲的說:“經我深入研究分析,對朝鮮國情況略懂一二!”
想著證明自己,陸光祖又繼續說:“朝鮮國雖然不能與大明相較,但也有三千里縱深,多有山川險要,兵馬軍民可用。
倭寇雖然一時趁朝鮮國不備,登陸成功,但朝鮮國各地仍可拒險而守,再調集國中兵馬圍剿,足可滅除倭寇!
情況就是這個情況,但林泰來卻倡言調集十萬大軍,劃撥二十萬銀兩,難道不是所圖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