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上朝很沒意思
萬歷皇帝很不爽的反問道:“難道鄭國泰的武試直接作廢?朝廷的考試豈不成了兒戲!”
沈尚書又答道:“無論何種考試,考生因病不到,皆視為棄考。
而現(xiàn)如今鄭國泰在殿試之前稱病不出,說明他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故而陛下應(yīng)當(dāng)體諒鄭國泰之苦心,也將鄭國泰生病視為棄考。
如此陛下和朝廷就不用為難了,同時又不傷皇親體面,于各方而言都極為妥帖。”
萬歷皇帝:“......”
讓鄭國泰生個病,怎么到你們文官嘴里,就成了主動棄考了?
萬歷皇帝畢竟還年輕,又不是口才特別好的人,他眼見著說不過沈尚書,又轉(zhuǎn)向首輔申時行,垂詢道:“首輔以為如何?”
申時行奏對說:“文武官員出身,各有三途,其中武官是恩蔭世官、武科、功績?nèi)N出身。
鄭國泰雖然自身沒有官位,但其父鄭承憲乃是帶俸都指揮使,將來鄭國泰少不得要加恩襲位。
故而鄭國泰算是走了恩蔭世官的途徑,不宜再另行通過武科授官。”
不愧是首輔,這回答從制度層面高屋建瓴、有理有據(jù)。
萬歷皇帝不滿的說:“鄭國泰自身沒有官職,應(yīng)當(dāng)比照未能頂門立戶的軍余子弟,根據(jù)武科成績而實授。”
申時行又答道:“軍余子弟不能承襲官職,只能自謀生路。
莫非鄭國泰放棄所有恩典,將來也不承襲父親的品級?
而且只根據(jù)兵部考評授官和升遷,不能再另外領(lǐng)受皇恩?”
如果讓文官系統(tǒng)的兵部來安排鄭國泰,那基本上就永遠(yuǎn)在某個角落中低層,沒希望升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