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戶部要人
秦逵正要退下著手安排,朱雄英卻抬手叫住了他:“秦大人,此事刻不容緩,水泥與新琉璃的研發務必盡快推進。不過兩相比較,水泥更為緊要,需優先集中精力攻克?!?br/>
朱雄英神色嚴肅,目光緊緊盯著秦逵,“水泥關乎我大明日后諸多建設,需要盡快解決。”
秦逵拱手應道:“殿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只是這新琉璃……殿下能否再賜下些線索?琉璃燒制向來艱難,若無頭緒,恐多費時日?!?br/>
朱雄英微微皺眉,努力在記憶中搜尋關于現代玻璃(新琉璃)的零星知識:“新琉璃主要原料是沙子與石灰石,比例我雖記不清,但你可多做嘗試。燒制之時,切不可再用松柴木炭,它們溫度不夠,須得用煤炭。煤炭燃燒溫度更高,方能將原料徹底熔化?!彼贿呎f,一邊用手在空中比劃著熔爐的形狀,“將沙子與石灰石碾碎混合,放入特制熔爐,以煤炭為燃料,持續高溫燒制,待原料化為液態,再冷凝成型。不過具體的細節,還需你與工部匠人一同摸索。”
秦逵當即轉頭,對候在門外的工部吏員吩咐道:“你速來記錄殿下所言,從原料配比到燒制要點,一字不落都謄在案上。”吏員聞聲疾步而入,展開宣紙,提筆飛速記錄。
待朱雄英說完,秦逵忍不住驚嘆:“以沙子制琉璃?這等奇思妙想,臣前所未聞。殿下所言極是,臣亦知曉煤炭燃燒溫度遠高于木炭,工部冶鐵時常用煤炭提升爐溫。只是煤炭燃燒時煙霧大、雜質多,恐會影響成品,還需解決排煙與提純的難題?!?br/>
“這些都需你們去鉆研。”朱雄英走到窗邊,望著工部衙門外的街巷,沉聲道,“你只管放開手腳去試驗,所需人力、物力、財力,自行解決。水泥研發如有新進展,都要第一時間向我稟報;琉璃那邊若有突破,也即刻來報。若有資金短缺的問題,可去找夏元吉,我稍后便去知會他一聲,讓他做好準備?!?br/>
“臣遵旨!”秦逵躬身應道。
朱雄英見狀,便自行離開工部,出了工部,他沒有絲毫停留,徑直朝著戶部衙門走去。
踏入戶部,屋內一眾官員正伏案忙碌,見朱雄英到來,紛紛起身,整齊劃一地行禮:“見過皇太孫殿下!”朱雄英抬手示意,語氣平和:“都各自忙去吧?!?br/>
待眾人重新投入事務,他獨獨喚住了正在核計數簿的夏元吉:“夏大人,借一步說話。”
兩人行至偏廳,朱雄英開門見山道:“夏大人,日后工部可能會來申領銀子,用于研發新的事物。此事于我大明意義重大,你撥款時可適當寬松些,但一切仍需按規矩來?!彼抗馊缇?,盯著夏元吉,“每一筆銀子花在何處、做了何事,你都要心中有數,該有的審核流程,半分不能少。我今日來,只是提前打個招呼,莫要因著急用銀,亂了章法。”
夏元吉微微頷首,手中的算盤珠子撥弄了幾下,沉穩應道:“殿下放心,臣定當仔細核查,既要助力工部研發,又不會讓國庫銀錢有半分錯漏?!?br/>
朱雄英滿意地點點頭,又道:“夏大人在戶部識人善用,可有清廉可靠之人推薦?我另有他用?!?br/>
夏元吉神色鄭重,微微躬身道:“殿下,郁新與古樸二人,皆是戶部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雄英挑了挑眉毛說道:“哦?詳細說說!”
夏元吉拱手繼續說道:“郁新乃洪武十八年進士,自入仕便在戶部任職,至今已有十余載。早年他負責稅糧征收賬目核查,曾發現某縣三年間稅糧賬冊存在巨大漏洞,表面上稅銀足額上繳,實則有胥吏與地方豪強勾結,篡改糧價、虛報損耗,私吞稅銀達千余兩。郁新不畏權貴,順藤摸瓜,一舉揪出十余名涉案人員,追回全部贓款,整頓了當地賦稅亂象。此后,凡邊疆軍糧調配、漕運物資核算等棘手事務,皆由他主理,從未出過差錯?!?br/>
他稍作停頓,繼續說道:“古樸則是從書吏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晉升上來。古樸出生于河南陳州,自陳家貧,請求以俸祿養母,得到陛下的嘉獎,被任命為工部主事,守喪結束后,改任兵部,歷任郎中、兵部侍郎等職,現在戶部任職,他負責核查兩浙地區鹽課賬目,當時鹽商賄賂官員、私售私鹽之風盛行,鹽課虧空嚴重。古樸喬裝成鹽商伙計,深入鹽場、碼頭,歷時數月收集證據,最終查處了二十余家違法鹽商,追回巨額虧空。因其剛正不阿,朝中貪腐官員聞其名便忌憚三分。更難得的是,他對數字極為敏感,哪怕是毫厘之差的賬目,都能一眼察覺異常,在戶部素有‘鐵算盤’之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