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廷推結果遞于西苑
至于其他的那就想都不要想了。
因此以明清兩代的官員俸祿,還想養(yǎng)活一家子人,還想維持體面,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所以這樣畸形的俸祿薪酬制度之下,官員們?nèi)粝氩蛔鲐澒伲呛喼币彩请y如登天的。
畢竟一個人的時候,他可以苦一苦自己,說一些“窮則獨善其身”,說一些“儉以養(yǎng)德,廉以立身”的風涼話,但真要是讓一個俸祿低微官員,僅用自己那又低又發(fā)的不及時的俸祿養(yǎng)活一大家子,那簡直就是在考驗干部了。
所以為了寬容這些品級比較低官員,朝廷自然也就放開了官員經(jīng)商的限制,雖然明面只放開到了五品官。
可是這官只要做了,這商也開始涉足了,怎么可能五品就止步了呢?
因此在大明朝中后期的官僚家庭里面,官員或官員家族其他的人經(jīng)商圈地兼并的事情,都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即便是皇帝有心制止,他也拿不出銀子去補償這些官員們做官的家用,更拿不來硬邦邦的實力去把這些頑疾鏟除。
畢竟皇帝要用的人,也都是他們這一批人。
真到了無法忍受的階段,也是抓幾個典型了事,根本不可能像明初之時那樣大面積株連的,否則的話,頃刻之間就會江山不穩(wěn)!
要知道大明朝可是上下五千年唯一因為“裁員”而倒閉的王朝。
當然這句話也有笑話的成份,但不可否認,大明朝之所以會被逼到裁撤驛員的地步,那也是因為實在沒錢了。
要不然的話,朝廷怎么可能會放任那么多識字認字且又有一定社會關系和地位的人離開體制去自謀生路呢?
要知道這些識字認字又有社會關系和地位的人,一旦失去了他們辛辛苦苦艱難維持的體面和鐵飯碗的時候,他們第一反應就是不公。
憑什么裁我不裁他?
憑什么就得我犧牲?
有了這樣的心理作祟之后,這些被被裁的體制人可就不得了了,他們能拉起的能量和口號,那也絕對是直擊靈魂的,直接就能引起絕大多數(shù)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