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往年秘事
“你認錯人了,我可不是你要找的虞郎中。”這名書生咋一看只有二十多歲,但細看之下可見其眼角處有遮掩魚尾紋的痕跡,顯然有所喬裝。
“我只說是虞大人,可沒提到他是郎中。”
“啪!”
周縉冷笑一聲,抬手一個耳光,將書生打得頭暈眼花,再次提起來,許是身份敗露,卻見書生嘴角溢血,神色灰敗,準備張口說什么。周縉凝神細聽,只見書生張口剛喊出兩字:“是官。。”
還未說完,周縉探手而出,靈敏地直接將其下巴脫臼,讓其暫時說不出話來,然后將他摔到地上,站起身來吩咐身旁的銳士拉下去,將其關到皇城司的詔獄。李獨霜眼珠轉了轉,卻是沒有開口阻止,他相信周縉會主動說明情況。
果然,周縉轉過身來,表情似是失望似是釋然,隨后跟李獨霜講述了此中緣由。
原來這名書生乃是吏部考功司郎中,三年前配合待制重臣席思遠,以模棱兩可的證據就誣告皇城使任由忠里通外國,圖謀不軌,最終竟然成功掀起政爭,將皇城使任由忠拉下馬來,并處理了與其相關的一批官員。最后,高傲的任由忠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受到牽連,在獄中選擇了自裁離世。
周縉等一幫受過任由忠恩惠的皇城司精英們選擇了調查下去。耗時三年,終于循著蛛絲馬跡找到了當年的虞大人,卻沒曾想此人竟然胡言亂語,試圖胡亂攀誣,拉人下水。
周縉在說到攀誣二字時加重了語氣,其實也表明了自身立場,即只為任大人報仇,如若超綱,自會停手。
李獨霜明白他的意思,這也是周縉這位探事處老人在試探李獨霜這個新任探事官的底線和尺度在哪里。看來上任皇城使任由忠必定在周縉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不是其嘴里說得那么淡然,哪怕其人已死,他也要冒著風險替他報仇。
李獨霜頓了頓,只說了寥寥數語:
“金國事務在我,余者爾等自決!”
周縉釋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