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噩夢
長樂殿燈光明亮,遠遠就能聽到喧囂之聲,李知珉走進殿里,宮中常用的龍涎香與食物的香氣、舞姬身上的香氣混雜在一起,和著暖風轟然撲了過來,滿滿當當都是錦天繡地的俗世香火,殿上穿著輕薄舞裙的教坊舞姬撒開廣袖在激烈的舞鈴中急速旋轉,滿堂朱紫在光華明亮的殿堂中高聲笑談,最高處的龍座上,一個明黃色身影戴著高高的冕旒高踞其上。
這里聚集著這個盛世帝國的最高層的人,權力巔峰上的人,九天閶闔之上華美宮闕,萬國衣冠云集拜服。李知珉皺了皺眉頭,按下心里那一種厭惡之感,走了上去。
座上元徽帝李恭和已笑道:“大郎去哪里了?”
李知珉站起來躬身回話:“孩兒適才酒有些多了,到后頭去坐了坐,想起年前父皇說過豫南進了一卷曲譜,是難得的南曲,便去嫏嬛庫看了下。”
李恭和微微點了頭,轉頭對身后的內侍道:“記著,等宴散了,叫人送到秦王府。”
李知珉起身謝賞,李恭和擺了擺手笑道:“這卻不說,只是適才太子和二郎三郎都做了詩,你卻是逃過了,這可不行,快快做來。”
李知珉作揖道:“父皇您是知道兒臣的,有太子哥哥珠玉在前,我萬不敢獻丑了,且讓兒臣藏藏拙。”
李恭和哈哈大笑,轉頭對一側端坐著的皇太子李知璧笑道:“你看看你弟弟一聽作詩就慌了手腳,平日里你也要多教導下你弟弟才是。”
李知璧忙起身笑道:“珉弟過謙了,慚愧。”他姿容甚美,修眉鳳目,面若傅粉,酒后面頰紅潤,顯得格外溫雅靦腆。
晉王李知珂放了酒杯,低頭和旁邊坐著的齊王李知璞說了句什么,李知璞年紀尚幼,聽了只是笑,什么都沒說,卻看到上頭元徽帝笑著看向李知璧,表情慈愛:“朕聽太傅說,太子如今學問上越發長進了,轉過年便可留意朝事,當差歷練歷練,你看你想去六部哪個衙門,和朕說了,朕也好安排,替朕分分憂了。”
這話一出,宴上大臣們紛紛交換著眼色,李知璧臉上也怔了,忙忙作揖道:“皇叔父器重侄兒感恩在心……只是侄兒學業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恐擔不起偌大責任。”
李恭和道:“你是我李家子孫,有什么擔不起的這李家天下。”聲音里帶了一絲傲然,又看了眼愈加不安的李知璧,溫聲安慰道:“慢慢學著便是了。”話才說完,一個女官從內殿出來,施禮后恭敬道:“奉皇后娘娘鈞命,將宴上命婦和各家閨秀所做詩前三呈陛下御覽。”
李恭和饒有興致接過那女官呈上來的詩稿,卻不打開,轉頭向席上上官謙含笑道:“朕不必看,就知道令千金必在前三甲。”
上官謙忙起身謙辭道:“小女拙笨,皇上與娘娘抬愛了。”
李恭和搖頭笑道:“令愛若是拙笨,朕的公主更是魚眼珠一樣了。”
上官謙十分不安,連忙告罪不敢,李恭和卻打開了那詩稿看了一會兒,又念了一輪,笑道:“果然不出所料,上官筠排第二,正是探花,來人啊,把這女眷那邊宴上的詩拿下去給樂府命人唱了。”一邊又贊嘆道:“好詩,不過稚齡之年就能寫出如此氣象,字也寫得穎鋒畢露,真不像稚童所書,果然有乃父之風,真乃京中明珠。”
本朝重文治,上京好風雅,而自圣后起,科舉加試詩賦,以詩取仕,廣辟賢路。皇帝喜命群臣賦詩,重賞先成者,世家貴族都喜將文雅之士奉為上座,一時之間,擅詩者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朝堂實惠,全天下的讀書人則更重這詩才來。
上官謙出身河西世家大族,文采斐然,寫得文章十分清艷秀婉,今上十分欣賞他的才華,任他為殿閣大學士,時常命他起草詔諭、侍宴賦詩。因膝下只得一女,年近及笄,天資聰穎,分外疼愛,親自教養,早慧之名遠揚,如今又得皇上親口贊許,雖然這其中未免有過譽之嫌,不過頌圣詩,雖好也是有限,但圣上對上官家的優容眷顧是十分明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