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億美元票房
除了導演,各大影評人倒是帶起了節奏:
唐汝成這個家伙啊,就是投機取巧。這電影是有原著小說的。好萊塢也是制片人制度,你們懂什么,好萊塢那個拍法,全靠制片人。奧斯卡?金球?那都是拿美元能公關的,21歲的導演,能有多少本事啊,只能說這小子家里有錢啊。你看奧斯卡金球是拿了獎杯,那威尼斯怎么一個都沒拿到啊,倒是演員拿了個獎。只能說,歐洲三大這種地方,他沒辦法公關了,玩不轉了唄。
這樣的言論,開始還是一條兩條,到最后,因為唐汝成的熱度,倒是空前的火爆。很多人都在等著唐汝成回應,唐汝成卻是一直在好萊塢。
邁瑞克已經搞定了3D攝像機,專利都拿到手了,那肯定要拿出去賺錢啊。
而唐汝成這幾天,卻是在跟諾蘭和羅蘭談論劇本。除了諾蘭拿過來的星際穿越,還有唐汝成的《2012》。
其實唐汝成糾結了很久,他有考慮過自己拍盜夢空間,這電影的票房比2012還要高一億多美元。
但是最后,唐汝成放棄了。這電影特效場面一般,劇情過于燒腦。再過十年,這片子上映票房一定不低。現在不一樣,老外看這片子,其實會有一大部分人看不懂。也會有一部分喜歡的人,會反復觀看。這電影的觀影門檻,就是觀眾的受教育程度和好奇心。
這樣的科幻電影,十年后,二十年后,國內的民眾受教育程度提高,國內的票房也會翻倍的增長。當下你誰來拍,國內票房都不會太高。
2012則是另外一個極端,這片子劇情拉胯。特效場景的確很好,但是劇情不夠,很多人看過都覺得主線弱。唐汝成相信,電影最珍貴的,永遠不是大場面,而是故事與情感。他一直鐘愛劇情片也是因為如此。
特效會是電影的利器,不論收割票房,還是增強劇情。但是電影的核心,一定是故事與情感。為什么文藝片這么冷門,依然有人看,依然會被獎項鐘情。
因為特效是不停發展的,98年,人們會驚嘆于泰坦尼克號的特效,驚嘆沉船的壯觀。等阿凡達出來,誰還會驚嘆他的特效。泰坦尼克留下的,讓人不停翻看他的,一定是因為感情。
電影的精彩就在于此,于是唐汝成先是放棄了盜夢空間這部神作。他再厲害,這是諾蘭的電影。他同樣也放棄了2012,這電影劇情他全部拋棄,從頭推翻。他要簡單的,有熱度,有感情的劇情。
他還要更強,更炸裂的特效。他想試試,借助第一部3D電影的東風,借助超級大場面,借助2012的營銷手段,他想破了世界影史。那艘船停在那7年了,未來,會是在這個記錄11年后,詹姆斯卡梅隆親自打破了自己的記錄。
但是作為一個多了20多年未來信息儲備的年輕人,他今年才21歲,按部就班的天天拍別人的電影有什么意思。
他只留下2012的概念,這部電影說是全球7億多美元的票房。其實特效很好,但沒那么好,劇情更是在及格線徘徊而已,它的票房密碼,是那鋪天蓋地的營銷,是全球都相信災難降臨的恐慌。
這是一位21歲國際大導演該有的豪氣,也是唐汝成想試試,16歲到現在,他除了是個拷貝忍者,到底是不是個合格的導演。他從有這個想法開始,喜歡上了拍紀錄片,因為他要這世界最壯闊,最不可思議的畫面。要這用自然的藝術,承載自己的想象力。
輸了又怎么樣呢?唐汝成如是的想,損失個幾億美刀?那他還是很有錢。失敗了一次?一個21歲的導演,失敗比一直成功更讓人覺得正常而已。張藝謀都有三槍,他有部撲街的大制作怎么了,最多也就是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