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朱由崧:原來朕是個神槍手啊
明末文人最愛結社討論時政,各種社團沒有一千也有九百九十九。
其實是有人發現讀書人都成為明朝的寄生蟲后,一些有識之士自身開始迷茫的表現。
但是他們接受西方天主教的洗禮,和自己一幫人結社在自己圈子里討論自嗨,注定是失敗的。
就像后世的某些專家,嚴重脫離了社會實際,你在自己圈子里面,高談闊論可能大家覺得沒問題。
但是他們都和普通百姓不是一個階段的好不好,高談闊論提的建議也想治理好國家。
因為明末矛盾主要是階級矛盾,這些讀書人和平民百姓出現了難以逾越的階級固化。
而那些西方教義,說實話,在中國普通百姓講究實用主義中是行不通的。
所以感覺西方教義都是有錢人玩的一樣。普通百姓是今天拜佛祖,明天拜道祖,哪個實用就拜哪個。
朱由崧嘗試讓讀書人去軍隊,去做吏員,現在有部分上層精英估計是看出一些門道的。
朱由崧把史可法的奏折批了,不僅同意免河南三年稅賦,還表示要把山東的稅賦也免三年。
現在山東是什么情況呢。
山東各地官員聽說明軍大敗多鐸之后,據說如同狗尾巴草一樣,風兒輕輕一吹,就把頭擺向了南邊。
凌駉上奏疏說,山東除了東昌府和濟南府,現在基本都已歸附明朝,人心已定,似乎有點信心爆棚。
朱由崧趕緊回信凌駉,勸誡他不要掉以輕心。
山東可是平原丘陵地帶為主,離北直隸又近,要是清廷下大力氣來搞山東,以現在明軍的狀態,怕是要吃虧。
朱由崧把回信和免除山東三年稅賦的圣旨,以極快的速度送去山東。
朱由崧吃完午飯,午休了一會去,正迷迷糊糊的伸著懶腰,這時有后宮小太監飛快來報。
“陛下,周昭儀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