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要把事情搞大
年近80歲的唐世濟顫顫巍巍的說道:
“陛下,這海禁一開,沿海大量百姓必然拋荒田地私自下海從商,致使農(nóng)事荒廢,必損國力,這些人且與洋番外夷相通,窺探我朝虛實……前朝紅夷占據(jù)彭湖,入我香山,專人求市作亂,海外紅夷狡詐好利,為患方深,有前朝之事為鑒……”
唐世濟巴拉巴拉說了一堆,反正就是開海弊端重重,開海會造成很嚴(yán)重的后果。
開海會讓沿海百姓不種田,不種田的百姓怎么能行,那都不是好人。
還有開海會讓海盜和紅夷(荷蘭人)勾結(jié),對朝廷不利,前朝就和這些紅夷打了幾仗,朝廷一點好處沒撈到,紅夷現(xiàn)在還占據(jù)著香山呢。
所以唐世濟認(rèn)為這海禁開不得,請求陛下禁海。
李喬也一副大義凜然,聲淚俱下的說道:
“陛下,開設(shè)市舶司乃小利也,萬不能為了些許小利,而致使沿海倭亂又起,民生遭創(chuàng),屆時派兵征伐,空耗我朝國力啊……”
如果按李喬的說法,表面上看,的確是很有道理。
萬歷二十年(1592年),明朝市舶司的總收入,竟然只有四萬兩,然而三大征之一抗倭援朝,打日本倭寇,卻花了幾百萬兩。
還有后面天啟年間,朝廷派水師驅(qū)逐占據(jù)澎湖的荷蘭人,雖然贏了,但是巨花錢。又和海盜打了不少仗,和鄭芝龍打還輸了,連總兵俞咨皋都弄沒了。
這妥妥的賠本買賣啊,所以陛下,我李喬這個大忠臣也請求禁海。
“朕知道了,你們先退下去吧?!?br/>
“臣告退。”
見朱由崧松了口,唐世濟和李喬兩人也退了下去。
看著唐世濟和李喬兩人的背影,朱由崧深深的吸了口氣,心中充滿了殺機。
這兩個正史上投降滿清的積極分子,要是不自己跳出來,他都把他們忘了。
這些人反應(yīng)好快啊,錦衣衛(wèi)昨晚上才接到倭寇作亂,他們就立馬進宮上奏反對開海,要求廢除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