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要生了
朱由崧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說了出來,這樣差不多是把龍江造船廠整體改革了。
工匠分成一個個等級,制定獎賞制度,使得分工更為明確細致。
像王老六那種老工匠,完全可以給予一個榮譽性質的官身,朝廷給予獎勵政策,讓他們傳授徒弟經驗技藝。
還有就是把船上的配件外發給民營私船廠加工,這些都是一種新的嘗試。
有很多零配件生產,都是可以按工給值,也就是計件生產,管理層抓好質量就行。
如果運作成功了,那以后更多行業都可以按這種方法執行下去。
其實新的軍工廠那邊就開始有很多這樣新的雛形,但是還沒有明確的用文字規范下來。
比如按工給值,批量化計件生產,在軍工廠和皇家織造廠都已經在開始運行。
計件生產也是朱由崧要求的。朱由崧認為,計件模式比起論月拿錢的薪酬方式,肯定更加高效。
在按工給值計件模式下,工匠根據自己的工作能力賺取薪酬,多勞多得,因此匠人不會偷懶,而是會積極主動地完成工作。
中國平民百姓的吃苦勤勞精神,朱由崧是深有體會的。
他前世做生產廠長,給工人定工價,原本按每月五六千的標準定下去的工價,結果工人加班加點到晚上十幾點,硬是干到了上萬一個月。
結果黑心老板指著他罵,你這個生產廠長到底會不會定工價,工人那么高工資怎么行,得降工價。
計件生產可以提高工匠的積極性,進而提高作坊的生產效率。
其次,給出相應的獎勵措施,計件模式可以促使匠人自發去改進工藝生產流程,和勞動方法,加強了生產勞動技能。
在計件模式下,匠人為了提高薪酬水平,會自發地尋找和發明更好更快的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的勞動產能。
這種模式可以促進工匠們的自我發展,提高匠人的工作能力。
朱由崧讓陳子龍過來參與構建龍江造船廠,就是讓他和工部官員去制定這種完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