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要出事的節(jié)奏
朱由崧覺得,像這種大明英烈的家屬,朝廷應(yīng)該是給予一定的照顧,比如有家屬來英烈祠拜祭,朝廷應(yīng)該給予補貼路費什么的。
朱由崧把這事記在心里,參觀了一遍忠烈祠的布置,按他的規(guī)劃,現(xiàn)在忠烈祠的建造還沒完工。
他準(zhǔn)備把歷代對大明有過重大貢獻(xiàn)的人,都在忠烈祠塑像立碑刻傳,受世人供奉。
如大明開國功勛,如徐達(dá)、常遇春,藍(lán)玉等人,中期的戚繼光,俞大猷,后期的盧象升、孫承宗等等。
這樣更能增加凝聚力。
眼看要到飯點了,朱由崧才從忠烈祠出來。
剛出忠烈祠大門,就聞到了一股誘人的肉香味。
香味的源頭來自忠烈祠大門不遠(yuǎn)的地方,那是一家看起來不錯的飯館。
這家飯館連個招牌幌子都沒掛,但是卻帶著煙熏火燎,倒有一副人間煙火的鮮活氣兒。
飯館門口放著兩口巨大的鐵鍋,鍋里咕嚕咕嚕的翻滾著,從里面?zhèn)鱽碚T人的肉香味。
飯館里坐滿了食客,還有不少直接坐在廊道里,推杯換盞,大口吃喝。
飯館老板是一對中年夫婦,正在門口鍋灶邊上忙活,不時的和一幫熟客說笑著。
見到朱由崧等人過來,立刻朝店里面喊人招呼客人。
店里飛奔跑出來一個半大小子。
那半大孩子肩膀上搭著一條毛巾,一臉殷勤的朝朱由崧等人走來。
“諸位客官,可是要吃飯?”
朱由崧笑笑,“行,咱們今兒個就在你這吃了?”
“客人們,這邊請。”小伙計聽到回答,臉上的笑容更勝,指引朱由崧到了一張桌子前,對著桌子擦了又擦,手腳麻利的換上了干凈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