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直抵重慶府
明軍在嵩山打了一場勝仗,普通冷兵器是不缺的,從戰場上打掃出來無數兵器,和不少甲胄,修補一下就能直接用。
但現在長江汛期發大水,水運受影響,在嵩山的戰斗中損失的六七百桿燧發槍,就得不到補充了。
還有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糧食問題。
“左先生,現在襄陽城有多少糧食?”
“回稟陛下,承天府軍儲倉除了5萬石壓倉應急糧,其他的全部運來了襄陽城,目前襄陽還有19萬石存糧。”
“就剩19萬石糧了么?”
朱由崧吸了一口氣,承天府的80萬石軍儲糧,居然消耗的這么快。
19萬石糧食看上去很多,但是對于15萬大軍來說,就是不打仗,這點糧食最多只能撐到夏收而已。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帶兵去四川,肯定是要提前帶一部分糧食的,且至少得保證二三個月的預算。
這樣一來,如果水運沒有及時恢復,留在湖廣的部隊就要面臨缺糧。
這個時代打仗受制于后勤的因素太多了。
雖然這次戰事半年都不到,但是明軍十幾萬大軍進入洛陽,來回兩個月,加上沿途的后勤民夫,消耗的糧食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些士兵每個都是大肚漢,真的很能吃,一方面是軍營伙食油水少,食量自然就大。
另一方面背著幾十斤重的裝備長途奔襲、還有近身肉搏,體力消耗巨大。
白米飯不用任何菜肴,也就幾坨黑乎乎的醬菜,一個士兵都能隨便干掉三大海碗。
因此吃得很多,人均一天在三斤米以上。
這在現代人是難以相信的,
(諸葛亮因為一天只能吃一斤多米,被司馬懿看作是將死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