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議和條件不是韃子說了算
朱由崧想通這些,便順水推舟的說道:
“不過左先生言之有理,都是些開國公勛之后,出了些不孝子孫,朕自當替他們料理門戶,仔細考察一些勛貴子弟,立賢德之人繼承爵位。”
朱由崧看向左懋第,說道:“左先生,這次叛亂的后事處理,朕交于你全權去負責處理。”
左懋第應道:“臣遵旨。”
朱由崧對諸位閣臣說道:“還有南直隸、東南閩浙兩省、湖廣、江西、兩廣的衛所軍田全部直接收回國庫,再派官員去清查天下田畝。”
“將那些有參與叛亂的地方官全部撤換,由吏部主持,朝廷公推人選上來。”
“臣等遵旨。”
現在錢謙益辭官了,科舉得有人主持,朱由崧看向黃道周,說道:
“石齋先生,各地參加科舉的學子進京已久,科舉不能再拖了,中秋過后就得舉行科考,這得由你來主持了。”
“臣不辱使命。”
錢謙益走了,朱由崧已經把史可法召回來,讓他負責禮部。
還有讓通政司加快全面推廣大明的報紙,讓天下人都知道,大明朝廷接下來清查田畝的政策和決心。
報紙可以立刻掌控天下的輿情,將地主鄉紳們貴勛的種種劣跡,通過報紙報道出來,發動人民戰爭,徹底清查鄉紳地主。
加上現在手里有足夠多的軍隊駐守各地,防止一些不甘心的鄉紳地主作亂。
這一套組合拳下去,整個天下基本就能牢牢抓在朝廷手里。
八月十二日,來到應天府好幾天的清廷使者,被晾得不耐煩了,嚷嚷著要見天子。
朱由崧也已經知道了清廷使者來應天府,是為了講和的,這其實在他意料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