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大明水師
也就是建造一支水師,至少得花費500萬兩銀子,這只是初步預算要花費的錢。
按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治國,國家每投入下去的一分錢,都必須是要產生收益才行。
國家也是要利益的,要不然沒法維持朝廷政治的運轉,是無法持久的,時間久了朝廷都得破產。
就像歷朝歷代的中原王朝,明明把周邊的土地打了下來,最后卻又不得不放棄的原因。
比如明朝把交跤大部分都打了下來,朱棣把交跤設為行省,還在龍島設了市泊司,但只是過了20來年,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卻放棄了那里。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朝廷只有投入,卻沒有產生效益,不得不放棄。
這次謀逆叛亂,朱由崧抄了那么多勛貴士紳的家,目前是不缺錢的。
只要把建奴韃子趕走,那時他自有一套辦法讓大明水師維持下去。
以往明朝的官方遠洋活動,既不是為了殖民他國,也不是為了貿易經商,更不是為了開拓商路。
僅僅是為了政治目的,也許順帶維護下朝貢體系。
一項科技,從無到有,可以剽竊,購買,模仿,逆向工程。
但如果要推進這項科技繼續發展,靠前面這些是沒用的,要有一個正向循環,就必須要能獲利反哺。
當然如果政治目的足夠大,明朝財政撥款持續投入也不是不可以,但這個資金利用率很低,類似后世中國研究半導體吧,也很難保持優勢,領先更是無從談起了。
所以將來大明水師遠洋的目的是要改變的,當然,現在說那些都扯遠了。
朱由崧又帶著人上了船塢中的一艘大福船,親自感受了一下。
現在這種大福船用來對付建奴韃子是沒什么問題的,但是將來要出海爭霸,就有著不小的短板了。
福船作為戰船使用是沒問題的,但是已經開始落后于西方的戰船。
《籌海圖篇》記載,在水戰中“賊若方舟為陣,亦可用其小者。但放時,火力向前,船震動而倒縮,無不裂而沉者,須另以木筏載而用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