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有人主動揭發
像宗灝這種冒名頂替的科舉舞弊案,肯定是窩案,要不然都沒辦法操作。
而主持鄉試的官員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
侯峒曾當年是南直隸科舉提調,現在錦衣衛通過侯峒曾那里得到證據,一時沒人敢直接質疑。
只有宗灝還在大喊大叫,
“這是冤枉,我不服……”
“把宗灝官服扒了,押送回京細審。”
“住手,住手,我是冤枉的,你們肯定搞錯了,我可是名門之后……唔唔……”
現在所有人都看著宗灝被扒了官服,卻沒人再出聲,很多人甚至是已經冷汗淋漓。
現在夏三娃說查明了宗灝的不法證據,誰還敢幫他說話。
但是他們又完全不習慣錦衣衛的這種做法,一步到位,簡單直接高效。
為什么明朝官員會厭惡錦衣衛和廠衛,因為這個機構的人辦事權利太大了,皇帝只要搞某一個官員,出動錦衣衛或者是廠衛,幾乎是一拿一個準。
畢竟在大明官場上混的人,又有幾個是能經得起錦衣衛查的。
而且皇帝要搞一個不順眼的官員,有的是辦法,比如讓錦衣衛栽贓、莫須有都可以。
但是用這個很方法也很容易出問題,畢竟皇帝如果不按政治流程來辦事,很容易就會失去人心,還會被人載入史冊,擔上一些不好的罵名。
像是趙構用莫休有的罪名弄死了岳飛,有個背黑鍋的秦檜,搞得名聲那么臭,洗都沒辦法洗的那種。
還有安史之亂、五代十國時期,那些仗著自己兵強馬壯,不按政治套路流程來辦事,想殺誰就殺誰,還想坐穩皇帝寶座,自然沒辦法做大做強,結果一個比一個短命。
不遵守政治游戲的規矩,是要被反噬的,根本就走不長遠,更別提做大做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