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新的稅賦制度
現(xiàn)在新的農(nóng)稅采用定稅均田,統(tǒng)一征收地稅,按畝收銀,按畝納稅,廢除丁稅人頭稅,不再向百姓收其它苛捐雜稅。
當然稅率也重新制定,要不然按之前那么低的土地稅率,根本無法滿足朝廷的運轉(zhuǎn)。
根據(jù)土地產(chǎn)出,把田分成幾個等級,比如上等田、中等田和下等田,按每個地方土地產(chǎn)出比例不同,定下不同的稅賦標準。
像南方的土地一年兩季,上等田一畝可產(chǎn)出400斤糧食,而靠北方的土地,一年只能種一季,有的一年200斤糧食產(chǎn)出都很難。
而且收購糧食全部采用天工院新制定的度量衡,不再以斗、升、合為計量單位。
稅賦標準又分官田和私有田兩類。
官田就是官府組織開墾荒地整理出來的田產(chǎn),官田通過租賃的方式,租給沒有土地的百姓耕種。
官田的田契掛在朝廷戶部,農(nóng)民只有使用權,但是沒有交易權。
如今朝廷的官田,主要還是以各地衛(wèi)所清理出來的軍田為主。
根據(jù)每個地方的土地產(chǎn)出不同,官田每畝收稅三成。
比如南直隸的上等官田租給百姓種,一畝兩季年產(chǎn)大約有400多斤糧食左右,朝廷就有120斤糧食的稅。
私田就是百姓擁有自己田契的土地。
私有田的稅率就不是固定的了,而是以階梯增進的方式收取,田越多,繳稅比例就越高。
私有田的稅率,以一戶30畝以下繳兩成稅率為基礎標準,每戶田產(chǎn)翻倍依次遞增百分之二十。
例如南方一戶擁有30畝年產(chǎn)400斤糧食的私有土地,每畝只需向朝廷交80斤的稅;如果一戶擁有60畝私有田,每畝就得交96斤稅。
要是一戶有90畝土地,那就和租官田差不多一樣,每畝得交115斤的稅了。
新的稅賦標準一出來,最先看到的自然是朝中官員。
有很多官員一邊看著新的稅率,一邊盤算著自己家里要交多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