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革新就是重定秩序
其實人類史就是一段段由勝利者編寫的故事書而已。
華夏王朝史更像是一部戰爭史,一直重復著壓迫和反壓迫,剝削和反剝削的故事。
每一個華夏王朝,都是到了王朝末期因為秩序崩塌,壽命不過兩三百年就要被格式化一次。
每次王朝更替,都是哀鴻遍野,將造成億萬萬人的死亡,還有無數文明成果被摧毀。
一個王朝的毀滅,是最開始起來造反的那批人錯了嗎?
當然不是,他們起來造反,造成社會大動蕩,直至王朝覆滅,初心只是為了能吃飽飯而已。
舊的王朝被推翻后,一批笑到最后的勝利者成為新王朝的權貴。
這批新的權貴們照樣會重用前朝文人,因為文人懂得如何去編寫故事。
他們請文人編寫故事,編寫一套有利于他們統治的故事。
他們讓那些穿著絲綢的文人不斷告訴底層普通老百姓,人有分高低貴賤,貴勛們是多么的高貴,沒有他們就沒有新王朝,他們天生就該享受一切美好,他們所有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久而久之,這種思維一旦在普羅大眾中形成,就會變成慣性思維,從而演變成社會秩序。
底層普通百姓默認了這一套秩序,辛辛苦苦一輩子勞動所得的成果,大部分都應該交給權貴們支配,自己保留極少部分能活著就行。
然后一幫文人們開始描述這個世界,這是新王朝盛世。
大明現在是什么情況?
出大問題了。
很多底層百姓連最基本吃飽飯的權利都沒有了,故事講不下去了,已經無法維持現有的秩序。
再不變革就要被別人革了。
朱由崧推行新政變革,本質就是改變甚至是毀滅現有的舊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