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揭開邪惡的蓋子
但縱觀復社的行徑,和其他文社都差不多。
復社就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團體。
是一幫地主豪紳組織在一起,為了攫取權力而已,并不是真正為討論文學、詩詞的而存在的文社。
復社每次“社集”,所謂的雅集詩會,就是精神抖擻的罵朝廷。
所謂的千人大會,不是為了造勢長聲望,就是為了拉團體謀私利。
復社核心首領都是名門世家子弟,寒門子弟多是小卒,只能是那幫豪紳世家們的炮灰。
無論是萬歷時期的首輔張居正,還是天啟時期的魏忠賢,都曾推動朝廷下令禁止結社,妄議朝政。
但是想要扼殺江南文人結社的風氣,卻是難上加難。
張居正就因此遭到了江南文人的大肆攻奸,曾被人抓住丁憂奪情的把柄,險些難以收場,可謂是被搞得滿頭是包。
魏忠賢得罪了東林黨的下場更慘,崇禎一上位就被搞死了。
崇禎時期的首輔溫體仁手段夠硬,多次羅織罪名,還拿到了多位骨干的黑材料,準備整治復社。
當時張溥成天擔驚受怕,甚至到了“一日數驚”的地步。
可惜崇禎皇帝一再被江南一幫文官忽悠,先后把復社的死對頭溫體仁和薛國觀搞走。
而后東林黨和復社核心大佬在虎丘密會,成功促成了前首輔周延儒的復出。
周延儒的復出,無疑達成了他與復社之間的一場政治交易。
周延儒上位后,溫體仁曾經套在復社頭上的枷鎖完全解開,從此之后復社徹底的放飛自我。
復社迎來了最囂張自由的時代,經常花費巨額錢財在各地舉行集會,聲威震天,但對國朝大事卻一點用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