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孫可望的策略(4)
“云南礦藏之豐富,只要朝廷設專項事務局進行開發,光是每年銅的產量預估不會少于千萬斤,這樣一來,我朝將再無錢荒。”
“陛下,不知您以何為依據,判定云南一年產銅能有1000萬斤?”
見幾位大臣都是一臉不相信的眼神,朱由崧一時倒是有些卡殼了。
云南能年產1000萬斤銅是清朝中葉才達到的規模,現在云南每年向大明朝廷供應銅料才十幾萬斤而已。
但歷史上康熙初期,實施“南銅北運”,云南銅礦產量比起大明也超出太多,年產量達到六、七百萬斤。
能有這個成果,其實都是孫可望的功勞,因為孫可望發行大量銅錢,盤活了云南的經濟和銅礦。
見皇帝被問得卡殼了,黃道周搖頭說道,“陛下,自嘉靖以來,云南貢銅每年不過十余萬斤,您說云南一年可產銅千萬斤,這絕不可能!”黃道周一臉的嚴肅表情,
“聽說陛下召見孫可望問策,莫非是他為討得圣心,而口出狂言。”
“不不不。”朱由崧連忙搖頭,“孫可望現在并不知道云南銅礦的具體產量。”
朱由崧輕咳一聲,“咱就不光說云南的礦藏,說說云南的茶葉吧。”朱由崧扳起手指頭說道,
“云南每年的茶葉總產量不下1000萬斤,其中上等的貢茶不下100萬斤。”
“上等貢茶市面上不少于一兩銀子一斤,這一年就已經能產出不少于100萬兩銀子效益了。”
“中等茶每年產量在200萬斤,均價200文左右,可產生40萬兩銀錢的效益。”
“還有700萬斤下等茶,每斤均價20文,這就是14萬兩銀子的效益。”
“光茶葉這一項,就是150余萬兩銀錢的效益,只要把控了茶稅,就有一筆稅錢可供應朝廷。”
幾個大臣沒想到皇帝把云南茶葉算得這么細,都是愣了愣,可哪有這么算賬的。
袁繼咸苦笑道,“陛下所言有理,臣也知云南若是能順利推行新政,后期給朝廷帶來的收益難以估量,臣等最擔心的,還是怕朝廷兵陷云南,反而拖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