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阮大鋮興大獄(2)
對于江南生員士子通過哭廟來抗稅,甚至是想阻擾朝廷執行新政,朱由崧心里是非常憤怒的。
他果斷的下了一道旨意:“令各地官府速速將哭廟鬧事的生員逮捕入京,由阮大鋮徹查此事!”
朱由崧轉身看向窗外,心中暗自思忖,眼神變得堅定而決絕。
如果這次哭廟不采取果斷措施,這些人定會變本加厲,不僅會影響到朝廷的權威和形象,更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動蕩不安。
而且最主要的是稅賦都收不上來。
因此,必須嚴懲那些帶頭哭廟鬧事之人,才能真正的執行新政,才能維護國家的穩定與安寧。
同時,他也希望通過這一舉動,讓其他地方的官員們明白,他們需要嚴格執行朝廷的政策,不能因為個人私利或地域差異而對政策陽奉陰違。
此外,朱由崧還特意囑咐陳明遇,讓錦衣衛密切關注各地士子的動向,并及時向他匯報情況。
他深知哭廟這場風波背后,涉及到諸多復雜因素,所以才讓阮大鋮出面先頂上去。
說句實話,朱由崧治理國家的時候,最喜歡用的臣子,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自然是那些既有能力又有操守的良臣能吏,比如堵胤錫、袁繼咸、左懋第等人。
第二類,則是像阮大鋮、黃有光這樣毫無操守的酷吏,這類人雖然名聲不好聽,但勝在聽話啊!
只要皇帝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立刻去執行命令。
最后一類,就是像黃道周這樣的大儒,雖然有時候這類人迂腐得讓人討厭。
但他們身上那種高度的道德勇氣和責任感卻是其他兩類人所沒有的。
他們敢于直言進諫,不怕得罪皇上,因此也被視為讀書人的楷模——諍臣。
當然啦,如果朝堂上全都是清正廉潔的大臣,那就叫“眾正盈朝“了。
“眾正盈朝”是褒義詞,可事實上,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罷了,根本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