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漢中之戰(4)
李定國率領4000人翻過走馬嶺,先是奪下略陽,后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攻下了沔縣。
在取得勝利之后,他們絲毫沒有停歇,迅速行動起來,搶占沔縣數個至關重要的軍事據點。
然后把兵力布置在沔縣天蕩山、雞公山和定軍山這些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地段,這樣就等于牢牢地掌控著整個地區的戰略要沖。
緊接著,李定國下令將縣衙庫房中的所有物資統統集中起來,全部一并帶走。
那些無法攜帶走的物資,則毫不留情地被就地焚毀,以免落入敵人之手。
與此同時,位于沔縣漢水舊洲鋪碼頭的船只也未能幸免,全部被付之一炬。
熊熊烈火映紅了半邊天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這場戰爭的激烈與殘酷。
要知道,漢水自古以來就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成為連接陜、甘、川、豫、鄂五省的水運要道。
而漢江上游的貨物則以南鄭作為匯聚的核心樞紐,這里設立有上水渡、下水渡、老古渡以及龍崗渡等四個繁忙的渡口。
每到一年一度的汛期來臨之時,寬闊的江面上便會出現舟楫穿梭往來的熱鬧景象。
一艘艘滿載著各種珍貴物資的船只,乘風破浪,順流而下。其中不僅有著黑木耳、各類珍稀藥材、質地優良的皮張、桐油、生漆、竹木,還有著顆粒飽滿的稻麥雜糧等等。
通過漢水各個水運碼頭,將貨物源源不斷的運往安康、老河口、漢口等地,為各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位于沔縣的漢水舊洲鋪碼頭,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它的南北兩側分別是定軍山和高聳入云的天蕩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而東邊便是當年諸葛亮精心打造木牛流馬、屯墾養兵的神奇之地——黃沙驛。
此外,舊洲鋪碼頭向南通過漢水南源的玉帶河,可以抵達寧羌州的豬尾關。
這條航道對于清軍來說,是轉運物資的關鍵通道,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明軍占領沔縣后,就等于成功截斷了駐防在寧羌州陽平關的清軍物資補給線。
這一舉措必然宛如一顆巨大的石塊猛然投入平靜的湖面之中,瞬間激起層層洶涌澎湃的漣漪,進而引發一連串錯綜復雜且影響深遠的戰略格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