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漢中之戰(6)
“讓他們立刻想辦法籌集一部分軍糧送過去,興許這樣還能博得明軍的歡心,保我們一條生路。”王瑾對那下人連連揮手,“快去!不得有誤!”
“唉唉,小的知道了。”
面對突襲而至的明軍,南鄭縣是幾乎沒有什么抵抗能力的,王瑾選擇向明軍投降沒有絲毫壓力,而且一副輕車熟路的樣子。
由于近些年來,漢中地區始終處于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狀態之中,以至于縣級以下的那些官職,根本就無人問津,沒有多少人愿意去擔任。
更糟糕的是,由于局勢動蕩不安,大多數州縣的官員們也紛紛棄職潛逃,留下一片無人管理的爛攤子。整個漢中地區陷入了無政府狀態,治安惡化,盜匪橫行。
無奈之下,清廷只好臨時從當地的士紳階層當中選拔官員來填補空缺,而這其中便有王瑾。
要知道,王瑾這些土生土長的地方官紳們,長期身處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兵荒馬亂的環境里,歷經無數次生死考驗后,早已練就出一套獨特的保命之術——反復無常!
無論哪一方勢力來襲,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投降以保全自身性命和家族利益。
想當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浩浩蕩蕩殺進漢中時,這些人立馬望風而降。
后來張獻忠和李自成爭奪地盤,李定國統領的大西軍氣勢洶洶地殺進漢中,擊敗大順大將韓文,他們同樣毫不遲疑地屈膝臣服。
然后賀珍打敗李定國占據漢中投降清廷,后又起兵反清兵敗,孟喬芳派張勇進駐漢中,王瑾他們依舊不假思索地跪地獻上自己的忠誠與膝蓋。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所謂的氣節和尊嚴遠不及身家性命來得重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那些有權有勢的地主豪紳,還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財產安全,都不得不學會像墻頭草一樣隨風倒。
他們誰也不敢輕易地表明立場,只能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變換自己的支持對象。
知縣王瑾對于清朝廷壓根兒就不存在什么忠心耿耿之說。眼見著明軍兵臨城下,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降,連一絲反抗的念頭都未曾興起。
就這樣,竇名望率領的明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順利地奪取了南鄭縣,掌控了這片戰略要地。
竇名望奪下南鄭縣之后,王瑾主動獻殷勤,地將漢中當前錯綜復雜的各類情報毫無保留地告知給竇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