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師出有名(6k)
第295章師出有名(6k)
俞興這一趟的行程安排很滿。
開會,交流,見人,以及,算是到蓉城的小考察。
鵬城這邊的事情一結束,他立即就在3月16日到電子科技大學拜訪這邊的教授專家,而且,還帶上了昨天張勇提到的從這里畢業的孫浩。
俞興本想著有沒有機會探訪探訪“華夏微波之父”林為干教授,但對方現在沒在蓉城,也就只能作罷。
同時,孫浩委婉的表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俞興這一趟除了關注基礎的微波領域的看法,也應該聽聽通信領域的意見。
“俞總,如果真正要把毫米波雷達做出來,團隊必然是要交叉配置的,得有射頻工程師來搞高頻收發電路,得有天線工程師來優化陣列天線性能,還得有雷達算法、芯片設計……”
孫浩一開口就是滔滔不絕,明顯心里已經有過反復的考量。
俞興尊重了這位的意見,找了找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網絡等幾個方向的教授,更多是以投資人的身份旁聽孫浩與他們的討論。
雖然是苦哈哈的活,但場面只有四個字來形容——相談甚歡。
甚至,有位副教授還表現了比較明顯的愿意參與的興趣。
公司還沒成立,團隊還沒搭建,投資只是意向,這種情況下都能有興趣過來一起做……
俞興與孫浩結束拜訪之后一起漫步在成電的校園,他談起了自己的這種觀感。
“俞總,已經很不錯了,在我看來,這是公司即將成立,團隊快要搭建,投資人表示了罕見的興趣,哈哈。”孫浩很開朗,“再說了,俞總,我們就是學這個的,如果可以,當然希望能夠施展所學,做出來自己的東西。”
他機敏的問了個問題:“你可能覺得我們做這個的前途一般,那我也奇怪你去年為什么要冒著與企鵝競爭的壓力做微信啊?”
俞興笑了笑,誠實的說道:“我賺錢的把握比較大,所以才做的,就算失敗了,我還有一家運營不錯的網站。”
孫浩樂觀的說道:“是啊,我們也有退路啊,就算失敗了,也能回去打螺絲。”
俞興覺得這位比昨天見的張勇要更有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