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們二人為首的那中級官員,還有低級官員更是數不勝數。 一時間,曾仕林在朝堂之中,聲名鵲起! 因為岐王與任為之的落馬都是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 所以,百姓連連稱快。 曾仕林這段時間,更是在百姓之中有了“曾青天”的美稱…… 從江南來的士子,也找到了他們的領袖。 短短十天時間。 尚書第學子,士子,官員的投的干謁詩如同雪紙片一般迅速將老爹書房中的案頭落滿。 干謁詩,又叫干謁文。 這類詩目的很明確,是為了求得進身的機會,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含蓄地展示自己的才華與抱負,以求引薦。 以前老爹在江南做總督的時候也收到過。 但數量明顯不多,而且投詩的也都是一些沒有官身,甚至沒有什么才干的普通學子。 但,這幾天。 明顯不一般。 不光寒門子弟,就連一些祖上有過輝煌,當今大族的學子都有。 甚至不乏一些在朝中擔任重要官職的官員。 不過,曾仕林卻是只挑選一些江南子弟,還有曾家老家鳳郡的子弟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