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懲戒騎士流
轉眼十個課時的基礎認知課就上完了,按照認知課長老普及的知識蘇如虎也決定了修行哪一門劍訣入門,不出意外的出門裝僅僅只有一把劍,沒有盾……
所以也沒啥好挑的,在長老推薦的三門雙手重劍劍訣中挑一個唄,筑基前又不能飛劍,都是近戰+小法術配合,也沒啥好挑剔的。
《天門劍訣》一共五式,重攻擊、重爆發,大開大合,通用劍訣,適合雙手重劍;
《重山劍訣》一共五式,攻防一體,土系特效系劍訣,適合雙手重劍;
《寒冰劍訣》一共五式,攻防一體,水系特效系劍訣,適合雙手長劍;
所以不愧是長老,在知道蘇如虎想修行雙手劍,水土雙系,很快就量身給挑了三門非常合適的劍訣。
高攻高爆發的,土系水系特效的,都有了,簡直貼心到了極致。
可惜只能選一個。
天門劍訣一看就是那種暴種劍,一刀不死自己就涼,可以先排除了。
水土系劍訣倒是差不多,各有特效,土系是你打我十下我沒事,我打你一下你有事的路子,水系則是既然我慢我讓你也慢然后憑借豐富的龜速經驗打敗你的路子。
看看自己已有的屬性和法訣,思考良久的蘇如虎決定起步還是先在土系上增強強項,后面有的是機會來補水系。
畢竟水系法訣實在拉垮,還沒后續,先增強優勢混出頭再說。
于是蘇如虎愉快的學會了《重山劍訣》,還得了一把新手用雙手重劍法器。
劍長一米八,重七十斤,樸實無華,除了重,還是重。
劍身還有鍛造師簽名,那歪歪扭扭的字,一看就是多寶山弟子煉法寶時候的練手系列消耗品,附帶鋒銳和堅固兩個特性,算是新手法器水準之上的作品了。
《重山劍訣》附帶劍訣五式,使用劍訣時消耗法力30~100點,額外附加劍訣攻擊+力量50%~100%的傷害。
這次選劍訣和法訣,蘇如虎也基本看出來了,修煉法訣基本是強化自身和新增特效的,而劍訣本身不加自身基礎屬性,使用劍技的時候才按劍訣的威力在自身基礎屬性之上額外疊加傷害,類似于傳統武術中的練法和打法。
而且有后續的基本都是十層起步,碧水禪這樣只有七層的渣渣就沒有后續了,不出意外今后逐漸會被淘汰,不過現階段還是很強力的輔助,畢竟治療和凈化都是奶媽標配,強力不強力再說,得有。
隨著基礎屬性的加強,蘇如虎明顯感覺身體素質翻天覆地的變化,本身習武,身材就比較魁梧,現在力量更強的同時渾身肌肉開始夯起,特別是修煉小金身訣入門之后,身材有點向巨石強森靠近了,還好一頭茂密的頭發還在,不然簡直無法直視。
還好宗門服飾套裝比較寬松,有點偏向書生裝,不是太顯肌肉,僅僅看上去比從家里出門前大了兩圈而已。
另外,14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波發育讓蘇如虎短時間就長了3厘米,身高已經達到1米75,看樣子今后發育完成到1米8甚至1米9都不意外,做為有外掛的人,兩米也不是不能想想。
“圣騎士么,可不就得高大威武?”對著用新學的小技巧凝結出的水鏡秀了兩個健美動作,蘇如虎嘀咕了兩句,自戀的摸了摸臉“特別是還要長得帥?!?br/>
雖然本身僅僅只能說小帥,但精神接近破百之后,雙眼炯炯有神,氣質開始蛻變,給自身加分不少。
臭美了老半天,帶著對自身清晰的發展規劃,蘇如虎出門加入人流,開始了每一天的訓練。
基礎講完,后續也沒啥太多好說的,就是各種練,有授課長老指點,也不怕給練歪了,可勁的造。
修行不是喝酒吃飯,全靠一刀一劍的拼,一招一式的練。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每天按部就班的練招式練技能,練完就互相找人對打,都是精力旺盛的年輕人,又有長老在旁邊看護,毫無顧忌的每天精疲力盡鼻青臉腫的回家,然后熬玄武訣和碧水禪打基礎。
隨著雙手重劍前期強大的殺傷力補上了重山劍訣重防御輕攻擊的缺口,高攻高防帶回復的蘇如虎每日對戰勝率驚人,快速躋身同屆戰斗力前三的存在。
感覺進了藍翔技校,不過確實枯燥而又肉眼可見的強大起來。
一個月,碧水禪六層,玄武訣三層。
兩個月,碧水禪七層,玄武訣四層。
三個月,碧水禪圓滿,玄武訣五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