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屬狂潮:自由之旗 OR6-EP4:歌利亞(15)
“最好叫【老爺】。”他糾正道,“……確認各作戰單位就位后,配合美軍一起前進。”
卡薩德的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清醒地意識到他們穿著庫爾德軍服跑到土耳其境內作戰時一旦被發現會帶來什么結果,但美國人既然這么安排,他也沒有反對的余地。歸根結底,黎凡特旅還沒有和美國人討價還價的能力,甚至沒法平等地和伊拉克軍隊談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卡薩德只能接受別人為他預先安排的結果。
美軍飛機過線的一瞬間,十幾發火箭彈從各個方向砸向了躺在山谷中的土耳其哨站。恰好在哨站中值班的士兵們驚慌失措地想要朝上級匯報,但卻發現他們和外界的通訊已經被切斷了。與此同時,穿著不合身的軍服的民兵們從四面八方涌來,開始圍攻這處據點。土耳其軍隊,或者說偽裝成了土軍的安布雷拉雇傭兵們,只在哨站里部署了用來應付一般意外事故所必需的最小規模兵力,而且完全沒有預留重火力裝備。槍聲響起沒多久,哨站就被民兵們團團包圍,里面的雇傭兵一個都跑不出去。
從高空中俯瞰著下方的激烈戰況,瓊斯上尉默默地縮著脖子。
“他們竟能在離舍爾納克這么近的地方建造基地,土耳其人平時都在干什么呢?”他抱怨著,“想來就算我們提出抗議也沒用,到時候土耳其人只會解釋說是一群無能又貪婪的低級官僚私自做主……”
“幸運的是,第一階段作戰順利,長官。”麥克唐納中尉換上了護目鏡,他還不想在戰場上因為眼鏡掉落而丟掉性命,“碰上一般的敵人,安布雷拉或許還會以為他們那層土耳其軍隊的皮能保護得了他們,但是我猜他們現在已經不再有這種幻想了。如果我們能在這里獲取土耳其人放任安布雷拉犯罪的證據,事后土耳其人也不會對我們提出任何異議。”
“換著這么多件人皮衣穿,他們還真是辛苦呢。”瓊斯上尉笑了,“土耳其人,伊拉克人,沙特阿拉伯人……你說,他們在附近都打通了關系,為什么唯獨落下了庫爾德斯坦呢?”
“也許是因為他們在和平之地伸展不開手腳。”冷漠的副指揮官答道,“考慮到他們至今展現出的空軍力量的規模,這一次我們總算不必對付戰斗機了。”
部署在研究基地周圍的哨站就算發現了正在逐漸解除光學迷彩的美軍飛行器的影子也沒有反擊的余力了,它們大半被黎凡特旅民兵圍困,少數未收到攻擊的哨站由于缺乏必要的武器裝備而只能坐視美軍越來越接近那處即將暴露的研究基地。B連的武裝直升機一馬當先地飛在最前面,這支部隊想要搶在A連之前找到敵人的位置并奪取率先攻入敵方基地的功勞,連瓊斯上尉都看出了這一點。已經多年未能獲得晉升的老兵很快通知自己麾下的部隊不要冒險,而且也不要和友軍爭搶功勞。
“讓他們為我們踩雷區吧。”他得意地說著。
盲目爭先的后果是B連的直升機在半路上遇到了敵方武裝直升機和AS機甲的熱情招待,不得不狼狽地后撤并將作戰人員投送到地面以參加戰斗,一并被投放到地面的還有如同木偶一樣從庫爾德斯坦境內被牽到土耳其境內的美軍AS機甲。這些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的兇悍戰士雖然遭受了一定的挫敗,仍然氣勢不減地沿著山坡向下沖鋒,配合上方的武裝直升機夾擊安布雷拉設立在山地不同位置的火力點和敵方雇傭兵。雙方很快陷入了混戰,就連一向以行動靈活著稱的AS機甲都很難在鏖戰中發揮優勢。
犬牙交錯的敵我雙方幾乎難以分清不同的目標。一架美軍M6型AS機甲按照雷達掃描圖像上的位置瞄準了敵方武裝直升機,還沒來得及開火就被從正面沖鋒而來的敵方Zy-99型AS機甲逼退。望著大量使用俄軍第三代AS機甲的安布雷拉雇傭軍,美軍指揮官們一時間產生了錯覺。這些知道如何指揮戰斗也知道如何戰斗的軍人們現在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安布雷拉擁有這么多俄軍先進裝備的理由,這已經不僅僅是某幾個俄軍指揮官私下倒賣裝備所能解釋的了。
也許他們還需要在報告上添油加醋地寫上一筆:【安布雷拉疑似受到俄國支持】。
平時能夠以驚人的機動性躲避空中攻擊并反過來命中空中目標的AS機甲現在紛紛被困在各自的戰壕附近,這給了雙方的空中部隊更多的反應時間。卸掉了直升機上的乘員和由不同直升機拖拽的AS機甲后,海軍陸戰隊的武裝直升機駕駛員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擺脫安布雷拉一方的追擊,他們不僅需要應付空中的威脅,還要時刻注意躲避來自地面的炮火。
“這樣一來,戰爭又回到最原始的模式了。”伯頓的耳機里傳來一個戲謔的聲音,“最原始的肉搏,不過如此。”
“我現在理解那句話了:【AS機甲原本是不該存在的】。”彼得·伯頓檢查著自己所駕駛的M9型AS機甲的狀態,“憑著先進的偵測系統和高機動性,這東西確實可以避免自身在超視距打擊下灰飛煙滅。哎,這個現象本身就很不科學了,有時候我簡直懷疑,在這新型戰爭兵器誕生背后的故事不是【λ式驅動儀加強了AS機甲】,而是【AS機甲本就是為λ式驅動儀而生的】。”
“你也變得具備文藝氣息了,伯頓。”舒勒找回了一點對付GLA時的感覺,那時他的全部工作是坐在安全的指揮中心或研究室里讓使用實驗型裝備的軍隊同那些散兵游勇交戰,“原來你并不是腦袋里只裝著女人的交配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