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食尸鬼:血之宴 OR7-EP5:龍之子(13)
OR7-EP5:龍之子(13)
“當時啊,站在釜山的海岸邊,我說了一句氣話。”邁克爾·麥克尼爾一只手握著水壺,另一只手向上拋著啤酒瓶蓋,那瓶蓋還是伯頓剩下的,“……世道是不會變的。”
“你說的沒錯,邁克。”彼得·伯頓提著另一個空啤酒瓶,臉上不見絲毫醉意,“不管在哪一個世界,不管我們人類發展到了什么程度,手握重權的大人物當中永遠都會有比例相當高的一部分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讓我們的悲觀判斷成真。不過,就現在的情況來說,也不算太糟嘛。”說著,他便把空啤酒瓶扔到了一旁的垃圾箱里,而后走到麥克尼爾身后,和對方一起欣賞著遠處緩慢落下的太陽,“德拉貢內斯庫,也絕非他自己所稱的那樣無辜。”
“他確實不是。”麥克尼爾糾正道,“然而真正讓他從一個略帶悲劇色彩的反抗者變成小丑的,恐怕是他將自己所反對的生存方式當做退路罷。彼得,告訴大家,晚上繼續趕路,我們要在羅馬尼亞人之前抵達特蘭西瓦尼亞境內。”
彼得·伯頓不放心地四處張望,他只看到了幾個路過的行人,那些人也并無向兩個坐在夕陽下喝酒的青年男子投來額外關注的興致。“可是,羅馬尼亞人一定會發現的。”
“當然得讓他們發現才行。”麥克尼爾從折疊椅上站起來,讓伯頓收起椅子,他們要返回營地附近,“咱們的人手不能折損在無意義的消耗戰中,伯頓。這是他們的土地,他們的家園,那么主要工作自然該讓羅馬尼亞人負責才行。”
邁克爾·麥克尼爾和彼得·伯頓結束了晚餐前的閑聊,他們一前一后地返回附近的營地,向眾人宣布他們今晚仍要向北方探索。沒人當真反對麥克尼爾的決定,來自異國他鄉的食尸鬼搜查官們平靜地接受了上級的安排,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卡薩德則忙前忙后地為這些要迎接下一場戰斗的勇士們處理些棘手的后勤問題。
就在不久前的2013年10月20日,一些匿名發布的研究資料讓世界各國的反食尸鬼特殊部隊登時處于風口浪尖之上。盡管一些沒認清現實的官員試圖掩蓋真相,但幾乎在同一時間獲得了同一份資料的媒體迫不及待地將此時公之于眾并反過來讓那些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們進退兩難。
按照這些研究資料的描述,食尸鬼并不是國際輿論所稱的異形怪物,而是一群患有遺傳性【食尸鬼病】的特殊人類。研究還進一步指出,雖然可考證的食尸鬼群體僅僅于數百年前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但這些致病基因卻早在現代智人形成之初就已經出現——食尸鬼從來都不是另一個物種。不僅如此,那位匿名的舉報者還暗示:有些人試圖利用人類和食尸鬼身份的靈活轉化來鏟除一些不受歡迎者,卻又對外堅稱人類和食尸鬼是兩個全然不同的物種。
事情一經公布,全世界都亂了套。此前,還沒有哪一家媒體愿意把和食尸鬼相關的新聞置于頭版頭條,這不僅因為公眾對食尸鬼缺乏足夠的了解,更由于和食尸鬼有關的大部分信息于外行而言完全是一團迷霧。如今這些媒體從業人員有了看似權威的證據,像往常那樣把食尸鬼新聞當做具有重要價值的消息來報道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正在處理國內食尸鬼問題的羅馬尼亞同樣逃不過媒體的圍攻,一直對發生在羅馬尼亞的種種亂象熟視無睹的EU終于坐不住了。壓力最終經過層層加碼后傳遞到了羅馬尼亞打擊食尸鬼犯罪總局上,每一名食尸鬼搜查官都悄悄地向自己的同事說,EU正在向羅馬尼亞施壓以【公平而快速地解決危機】。
“這簡直是強人所難。”康斯坦丁·杰萊里煩躁地敲著貨車的車門,想提醒自己的手下快些干活。話到嘴邊,他又不忍就這么說出口,畢竟這些連日奮戰在前線的探員們比他更加辛苦。“要我們盡快剿滅敵方指揮機構……好吧,即便假設全國的食尸鬼都會在那之后停止抵抗,在此期間他們對交通基礎設施的破壞卻是沒法忽視的。更不用說,這群食尸鬼是先從他們自己的內部交流渠道接觸了一些極端思想之后才自發行動的。他們要是覺得我們摧毀所謂的敵方指揮機構就能解決食尸鬼問題,何不自己嘗試著用類似的思路徹底解決難民問題?”
揚·佩特雷斯庫聽到了長官的抱怨,但他什么都沒說。穿著軍服的戰斗人員需要服從上級的指揮和文官的總體管理,但其中總會有一部分決策的出發點不是務實地解決問題而是作秀。至于之前和現在的總體策略分別屬于哪一種,佩特雷斯庫不會輕易地下結論,他要避免在類似的問題上輕率地做出決定。
“長官,我們——”
“我只是覺得這么做沒意義而已。”杰萊里捂著額頭,愁眉不展,“拿發生在德國的那些襲擊事件來說吧,一個難民只需要接觸到一些極端思想就可以成為下一個傳染源,這時候就算我們把上一個傳播類似思想的人抓出來宰了也不能阻止這些有毒思想的擴散……食尸鬼會在缺乏明確組織的情況下踴躍攻擊我們,其中的規律也是類似的。不然,這些食尸鬼就該和布加勒斯特的食尸鬼一樣,伴隨著首領和頭目們的投降而紛紛選擇放棄抵抗。”
布加勒斯特的食尸鬼們對于羅馬尼亞打擊食尸鬼犯罪總局而言是一個難得的研究案例。這些食尸鬼在代號【所羅門納】的大食尸鬼帶領下集體投降并成為了在布加勒斯特旅抽調大半兵力北上期間維持布加勒斯特秩序、防止布加勒斯特再次出現食尸鬼捕食事件的重要幫手。抱著解決燃眉之急的試探性態度,DCC允許各地的分局根據情況需要而拉攏食尸鬼,然而反響卻不如預期:其余地區的食尸鬼由于缺乏像帕克這樣一呼百應的領袖而無法很好地以一個整體的形式整合進入管理體系之中,所謂的合作者大多以個人身份投靠了DCC。
因此,杰萊里和佩特雷斯庫更傾向于認為北方這些四處出擊的食尸鬼和那些選擇發動自殺式襲擊的難民一樣,只是一些接受了特定宣傳后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自發行動的【受害者】。縱使把幕后策劃這一切的那群食尸鬼徹底鏟除了,余下的食尸鬼只怕仍然照舊發起襲擊,屆時剛剛恢復的交通基礎設施若是再度陷入癱瘓,公民們的不滿會變得更加強烈。
問題在于,他們無法定義什么是行之有效的務實策略而什么是只能演戲給別人看的作秀。抱怨過后,他們還是要動身的。EU派遣的專家認為指揮這些襲擊行動的食尸鬼更可能藏身在邊境地帶,借此縮小排查范圍的羅馬尼亞打擊食尸鬼犯罪總局便在首先排除了保加利亞和摩爾多瓦兩個方向后將重點放在了北側和西側邊境地帶上。杰萊里所處的布加勒斯特旅支援部隊不得不放棄了枯燥但安全的保護施工隊的任務,轉而奔赴北方邊境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