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在印第安人看到劉升等人的下一分鐘,劉升就看到了他們。
他沉聲道:“都趕緊拿兵器,土人來了。”
因為早有心理準(zhǔn)備,沈兆先、毛誠國等人倒沒怎么慌張,紛紛去拿了就近放置的武器。
劉升確定其他方向沒土人埋伏后,跟河上的捕魚隊招呼了聲,就當(dāng)先向那群土人迎上去。
土人也沒有躲避的意思,同樣直迎上來。
很快雙方在相距三十步的地方停住腳步。
對于土人來講,這是他們獵弓的一箭之地,雙方保持著盡量近而又安全的距離。
他們卻不知,三十步完全在劉升這邊弓弩的射程內(nèi)。
“#%&···(你們是哪個部落的人)?”殺三狼大聲問。
因為聲音大也是展示力量的一種方式。
劉升做手勢,表示聽不懂。
殺三狼見狀皺眉,放緩語速重新問了一遍,并且也附加了簡單的肢體語言。
劉升還是聽不懂,但隱約能猜測到些許對方的意思,于是復(fù)述了一遍對方的問話,只不過發(fā)音在殺三狼等人聽來很怪。
殺三狼拍了拍自己胸口,又指了指河流下游,大聲道:“&···(上洛部)!”
“&···?”
劉升重復(fù)殺三狼的發(fā)音,并指了指河流下游,大概猜測到這是該土人部落的名字。
殺破狼點頭。
然后再問劉升來自哪個部落。
劉升略一思考,便大聲發(fā)出一個音。
“華!”
“華?”殺三狼重復(fù)試問。
劉升點頭。
雙方交流這么一會兒,捕魚隊已經(jīng)劃著竹排登了岸。
對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講,面對陌生的部落本就需要謹(jǐn)慎,盡量不引起紛爭,所以殺三狼一開始就沒準(zhǔn)備引發(fā)戰(zhàn)斗。
這時瞧見華部有21個人,他們這邊只有十七個,就更不想稀里糊涂的打起來。
但華部伐木建房的這片森林,畢竟上洛部也偶爾會過來打獵,算是上洛部的獵場。
華部的人過來后,應(yīng)該先按照這片土地的規(guī)矩,帶上禮物拜訪他們上洛部,獲得上洛部的允許才能在這里漁獵。
既然不想打,殺三狼就想著該怎么讓劉升明白這個規(guī)矩,并知道他們上洛部乃至洛社(部落聯(lián)盟)的強大,好老老實實地遵守規(guī)矩。
但在言語不通的情況下,這件事并不容易表達。
就在殺三狼開動腦筋思考著如何表達時,劉升則招呼起后方的人來。
“毛誠國,把我們帶的那一匹粗棉布拿過來!”
卻是劉升早就為遭遇土人做了準(zhǔn)備:以物易物,表達友好,或者用物品讓土人允許他們在這片土地生活。
當(dāng)年歐洲人就是這么干的。
除了棉布,劉升還帶了幾件粗瓷器,隨身還有一小袋玻璃珠子。最后,眾人手中的短刀同樣可以當(dāng)做物品交易。
當(dāng)然,可以的話,劉升并不想太快將鐵器交易給土人,尤其是兵器。
一則,避免土人得到鐵器兵刃后提升了實力,乃至欲壑難填;二則,劉升這邊在開爐煉鐵前,鐵器其實也挺缺乏的。
當(dāng)初遠遠跟蹤時,劉升沒看清楚土人的服裝細節(jié)。如今近距離看,才發(fā)現(xiàn)這些土人身上雖然有織物,卻都是毛織品,并且是與皮革結(jié)合在一起的。
這讓劉升懷疑,這個土人部落或許還沒掌握利用植物纖維織造衣物的技術(shù)。
如此一來,在大明那邊價格便宜的粗棉布自然成了交易的首選。
至于說麻布,在明朝因為棉花種植的普及,棉織技術(shù)也相當(dāng)成熟,棉布產(chǎn)量大大超過了麻布,進而擠壓麻布市場,使得麻葛布業(yè)衰落。
到了明朝中晚期,即便貧民百姓也大都穿著粗棉布,而不是粗麻布——粗麻布已淪為制作麻袋的材料了。
還能存在于市面上的麻布多是精細麻織品,如用于制作夏衣的葛布(苧麻精織),更是成了奢侈品。
所以,在明末這個時間點,市面上用于做衣服的麻布賣得比尋常棉布還要貴,價格甚至是粗棉布的兩三倍···
毛誠國拿來一匹粗棉布后,劉升展開一段給對面的土人看。
粗棉布在大明這邊雖然是比較差的布料,卻依舊讓殺三狼等土人看直了眼。
殺三狼一開始就注意到劉升等人身上穿得并非皮毛,而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織物,只是一時還沒想到交易。
現(xiàn)在見劉升拿出一捆同樣的織物,他一時竟然忘了給劉升等人講規(guī)矩的想法,滿心想著能不能獲得眼前的織物。
因為這種織物看起來就知道比皮毛穿著舒服,且賣相很不錯。
這邊,劉升展示了粗棉布之后,當(dāng)即用短刀割了三尺,放到了雙方中間的一株灌木上。
殺三狼認為這是膽量的比試,于是親自去拿那奇怪的織物。
這個過程他自然是小心翼翼的,其他土人也都戒備著,并沒有放松警惕。
殺三狼拿到奇怪的織物后一呆。
他雖然猜到這奇怪的織物很柔軟,卻沒有想到摸在手里的感覺是這樣的柔軟舒適!
當(dāng)殺三狼撤回去,其他土人也不禁好奇地去摸粗棉布,頓時發(fā)出了一聲聲驚呼。
“##(好軟)!”
“&(摸著好舒服)!”
“@···(天啊,這是用什么毛羽織成的?)”
“···”
這邊,沈兆先、毛誠國等人見土人摸著粗棉布大呼小叫,也都笑起來。
“瞧這些土人驚訝的,多半是頭回見到棉布?!?br>
“俺看他們穿的都是皮毛,說不定頭回見到布呢?!?br>
“粗棉布就讓他們驚訝成這樣,要是俺們拿出綢緞來,他們不得當(dāng)做寶貝?”
“俺瞧著,他們已經(jīng)把粗棉布當(dāng)寶貝了,哈哈哈···”
“都安靜點?!?br>
劉升喝斥了聲,身后眾人頓時都閉了嘴。
另一邊,殺三狼卻是連連喝斥好幾句,才讓族人安靜,把棉布交還到他手上。
重新拿到棉布,殺三狼想了想,將他們在路上獵獲的一匹郊狼放在了之前放棉布的灌木叢邊。
三尺粗棉布在大明那邊其實不值多少錢,在萬歷年間,幾十文錢就能買到。
如果放在如今正鬧饑荒的汝寧府,一條新鮮狼尸更是能換一整匹粗棉布。
但是,物品的價值還就得看它在哪兒。
所以劉升卻搖了搖頭,表示一條狼尸不夠。
殺三狼于是又加上一只火雞。
劉升依舊搖頭。
殺三狼隱隱覺得這奇怪的織物應(yīng)該不值這么多獵物,但他實在太想要,便有又加了一只兔子。
劉升再次搖頭。
最后,殺三狼將他們獵獲的所有獵物——一只狼、三只兔子、兩只火雞,都作為交易物品,劉升裝作勉為其難的樣子點頭同意。
“哦哦哦!”
見劉升終于同意交換,殺三狼跟族人們頓時高興的歡呼起來,并將換來的三尺粗棉布高舉揮舞。
劉升身后,沈兆先等人看到這一幕不禁面面相覷,然后就忍不住小聲交談起來——
“三尺粗布就換這么多獵物?”
“東家這生意會不會做得太黑了?”
“你懂個屁,沒聽過一個詞兒嗎,物以稀為貴。俺們這邊粗棉布是不值錢,可在土人那邊就是個寶貝。”
“···”
劉升回頭,道:“都嘀咕什么呢,還不趕緊把換來的獵物搬走?!?br>
“是!”
待沈兆先等人將換來獵物拿走后。
劉升又拿著剩下的粗棉布開始比劃起來。
他先指了指河流,又指了指腳下的土地,再指了指自己和身后眾人,然后將就將一整匹粗棉布放在了之前灌木叢上。
他的意思很明白,想要用這一匹粗布讓上洛部允許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漁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