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顧楚生一直等到日落,都沒見到楚瑜的身影。
與記憶中不一致的事讓他忍不住有些擔憂,這時官兵再也沒有了耐性,強行拉過馬車,不滿道:“走了!”
顧楚生看著人來人往的城門,深吸了一口氣,終于啟程。
沒事,楚瑜一定會來。
他告訴自己,他回來必然會引起一切變故,但十七歲的楚瑜對他感情有多深,他是知道的。
上輩子她來了,這輩子,一樣會來。
顧楚生滿懷希望踏上自己的官路時,楚瑜正在睡著美覺。
一覺醒來后,她就收到了楚錦派人送過來的消息,說是顧楚生已經離京了。
楚瑜倒不是很關注顧楚生離京與否,她更在意的是,自己這位妹妹,怎么這么神通廣大?
她現在對外面的消息一點都不知道,楚錦卻連顧楚生什么時候離京都清楚。這些事兒應該是楚錦從顧楚生那里得到的消息,也就是說,其實那些年,顧楚生和楚錦關系一直沒斷過。
在楚錦說著自己對顧楚生沒有任何情意、讓她和顧楚生私奔的時候,楚錦自己卻一直保持著和顧楚生的聯絡。
楚瑜抬手將手中的紙條扔進火爐,同來傳信的侍女道:“同二小姐說,這種事兒不必和我說了,規矩不用我說太多,她心里得清楚。”
說著,楚瑜抬頭,瞧著那侍女,冷聲道:“將軍府要臉,讓她自己掂量著些!”
侍女不知道紙條內容,被楚瑜說得有些發蒙,慌慌張張離開后,楚瑜看著炭爐里明明滅滅的火光,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這張紙條,讓她對自己這位妹妹也差不多是徹底的死心了。
楚錦這兩面三刀的性子,并不是未來養成的,而是壞在了骨子里,壞在了根里。
當年她喜歡顧楚生,但因著是楚錦的未婚夫,那么多年,她從來沒有表現過。她沒有多說過一個字,甚至日常相處也會避開,圣上賜婚,她就答應,她自認做得極好,連當年她追著顧楚生到昆陽時,顧楚生本人都是懵的。
如果不是楚錦哭訴,如果不是楚錦求她,她又怎么會去苦等顧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