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十四章(6.14二更)
會兒之后,衛韞抬起頭來,認真道:“舍得。”
“姚勇若在前線掌勢,我過去,也不過是以卵擊石,重蹈我父兄覆轍而已。只有他徹底被拔去了爪牙,我上前線才不是白白送死。我可以死在戰場上,但我絕不容許自己死在陰謀詭計里。”
衛韞的目光里染著光,他緊握著杯子,克制著情緒:“若此戰敗了,戰爭中有無辜百姓顛沛流離,那也不是我的錯。是今日坐上天子,前線官兵元帥的責任,又豈容得我來愧疚?我該做的,就是早一點把姚勇拉下馬,早一點讓天子看輕他的真面目。等把他處理了,我還一個干干凈凈的大楚軍隊,再招募有才能的兒郎。”
衛韞說著,似乎自己的動搖了,他挺直了脊梁,握住茶杯,板著臉,力圖讓自己去相信,自己所說的一切,就是自己所想。
楚瑜卻從這些細微的姿勢中察覺出衛韞的僵硬和掙扎。
他學著當一個忠義之臣護家護國十四年,突然有一天要變得和顧強生姚勇一樣,將百姓天下納入算計的范疇之中,又怎能習慣?
她一時無言,也不知該如何勸慰,沉默了半天,終于聽衛韞道:“夜深了,該說的也都說了,嫂子去睡吧。”
楚瑜應了聲,卻也沒動,衛韞抬眼看她,終于聽楚瑜道:“小七,咱們都會長大的。”
長大了,就是要把這個曾經因為純善或者純惡的世界,變得善惡交織。要在一片混沌里,小心翼翼維持著那一片清明。
衛韞聽出話語里的勸慰,他也不知該如何回復,只能低低應了聲:“嗯。”
楚瑜也再無什么可說,站起身來,同衛韞說了一聲便走了出去。等出去之后,衛韞自己靜靜待了一會兒,他喝完了茶壺中最后一杯茶水,站起身來,寫了一封折子,連夜送進了宮里。
折子里他洋洋灑灑將宋文昌夸了一大堆,最后總結了一下,前線平衡姚勇抵抗北狄這件事兒,非宋文昌莫屬,這京城里那么多公子,就宋文昌最合適。
送完折子后,衛韞心里舒服了些,終于安心睡了。
而楚瑜在另一邊,卻是睡得不大安穩。這一天的事兒發生得太多,等到晚上她才能靜靜思考。
沒有人打擾,她才更多的能撥開云霧,看到白日里所看不到的地方。
顧楚生為什么選衛韞?
如今衛韞不過十五歲,外界對衛韞的認知少而又少,顧楚生為什么在如今的情形下,選了衛韞當做盟友?
他認識衛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