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當陽(二)求月票支持
命梅成守住夷道,其實也是出于這種考慮。
只要夷道在手,沙摩柯的五溪蠻大軍就有退路,失敗了也能夠安全的從夷道退入洈山,回武陵去。
沉吟了片刻,沙摩柯道:“令先以為該如何?”
周朝想了想,“大王走到這一步,朝也說什么退兵的話語。不過,明日渡河,大王需小心荊州軍自荊山突襲。于側(cè)翼必須要有大將守護,朝以為……可以命郭石領(lǐng)軍,扼守荊山要道。”
沙摩柯點點頭,“令先所言極是……還有呢?”
“若我是李嚴,一定會在我軍攻勢猛烈時,突然從側(cè)襲擊。故而藍口聚,也不能不做防衛(wèi)。”
與大河上的‘津’相同,荊州之地的‘聚’,也是渡口的意思。
大河有五社津,孟津等渡口。而荊州的更多,只在南郡,就設有藍口聚和丹陽聚兩大渡口。
此外大大小小的渡口,不計其數(shù),大都是以‘聚’而命名。
比如南漳水上和沮水畔,就有臨沮聚,南漳聚等地名,不過相比之下,都不是非常的重要。
周朝所言極是,李嚴若從側(cè)面襲擊,必然會走藍口聚。
沙摩柯想了一想,“令先考慮的很周詳,不如這樣,你帶五千人馬,連夜趕赴藍口聚駐扎,如何?”
周朝插手道:“大王放心,周朝定不辱大王之命!”
就這樣,周朝郭石二人,連夜領(lǐng)兵動身,分別前往荊山要道和藍口聚駐扎。
沙摩柯安排妥當之后,也長出了一口氣。說實話,這一路打過來,他也是小心翼翼的防范。
雖然嘴巴上說荊州軍在他眼中如草芥,但跟隨董俷多年,沙摩柯也清楚一件事:有的時候,就算有力拔山河的勇武,也比不過那些文人謀士的一個小校毒計。荊州,也是藏龍臥虎。
回到大帳之后,沙摩柯正準備派人巡視營寨。突然有小校來報,說宜城派人來下戰(zhàn)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