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溫侯(二)
董俷接連發出政令,一旁的馬良都記錄在案。
待這個事情說完之后,董俷又道:“如今汝南被攻破,曹仁兵退臨潁至長平一線,徐州軍怕是不日將會攻入潁川。曹操絕不會善罷甘休,想來對袁紹的反擊,也不會再等待下去了……恩,公臺你等當關注近期關中的戰報……另外,通知陸遜,他的計劃很優秀,可以實施下去。”
馬良立刻在旁邊撰寫文書,奉到了陳宮等人的面前。
押上承明殿大印之后,董俷又把巨魔令印信交給了馬良,在那文書上押好,自有宿衛領取。
“另外,三韓等地的戰事已經結束許久,由誰前去治理,你們當盡快擇一合適的人選,呈報與我。”
陳宮連忙回答:“關于在三韓置郡一事,臣下等已經有了主張……共選出品行優良,才行出眾,且于涼王忠心者兩人。丞相府長史趙戩,質而好學,愛恤于人,不論疏密。曾在大將軍何進府中任職,后太師當政,趙戩雖多次頂觸,不為太師所喜,但所奏言之事全都直指時弊。
太師死后,趙戩赴西川避難,此人足可以擔當重任。”
董俷聞聽,卻搖了搖頭。
這個趙戩說起來,卻是有來頭的人物。漢靈帝時被舉為孝廉,才學出眾,而且為人非常中直。
董俷倒不怪他在董卓死后,跑去西川避難。畢竟董卓不重用他,趙戩怕也是心中有了芥蒂。
“叔茂有大才,我早有耳聞……只是他性情儒雅,雖剛直,手段卻太溫和。三韓乃蠻荒之地,其族人多是冥頑不化之輩。我需要一能治理地方者,同時還要有鐵血手段,方能放心。”
言下之意是說:這個三韓太守,不僅僅是要能治理地方,還要能夠殺人。
梁習開口道:“殿下,若說治理地方,且具鐵血手段。縱觀關中各地官吏者,唯有兩人可以達到。一是涼州刺史臧霸,有勇有謀。然則其鎮守涼州,同時又兼顧漠北,不能輕易離開……另一人,則是望北郡太守費沃。只是他剛把望北郡治理妥當,卻到三韓,怕是心有怨言吧。”
梁習所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費沃的確是很合適。可論起資歷,說起功勞,費沃足以擔當三公之列。如今還是個太守,而且又要去三韓……說穿了,在許多人看來,去三韓擔任太守,其實和發配的性質差不多。
陳宮點頭,“臣下剛才所說的兩人中另一人,正是載成。”
董俷再次搖頭,“載成隨我多年,勞苦功高,不應該再去那苦寒之地。我正擬將他調回長安,絕不可再去三韓。望北郡太守一職,載成也有推薦。可令原尚書裴潛出任……這三韓太守,我倒是有一個人選。馬良,立刻擬文書送往右北平,命賀齊擔任三韓太守,并在那里興建新羅行營。
三韓不受幽州管轄,直接納入承明殿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