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巧度
就在徐元被處死的下一刻,天空突然狂風大作,印刻著趙字的大纛被吹倒在地,上天仿佛在發泄著它的憤怒。
這樣奇異的天象甚至動搖了趙軍的軍心,畢竟他們現在行的是篡逆之舉啊!
不過風很快就散去了,劉如意扶了撫頭盔,走到旁邊撿起了大纛,心中不禁有些惆悵:“太師如意已經回不了頭了,只能愧對您的救命之恩。”
“不過您放心,徐氏的恩德如意沒齒難忘,徐丞相之死實屬無心之舉,還請太師莫怪。”接著,他朝著長陵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事實上徐貞也確實是在英靈空間注視著這一切,他得知趙王劉如意造反后也是很震驚的,沒想到自己這個小蝴蝶一扇翅膀竟然釀成了這么大的錯誤。
這次趙國之亂甚至要比以后的七國之亂更加嚴重!絕對會成為西漢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叛亂。
性質完全不同,劉如意手中不僅僅是趙國,現在幾乎大半個北方都在其控制之下,軍隊戰斗力雖不如邊軍,但也是數一數二的,有二十六萬之眾,而且府庫錢糧充盈,憑借這份積累打上一年都不痛不癢。
更重要的是長安兵力空虛,監國太子劉啟幾乎是無人可用,整個關中有戰斗力的加起來不過兩萬,獨當一面的將領更是沒有,南方的吳楚等國也持觀望態度,兩不相幫。
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聽起來很猛,但實際上根本就無法撼動中央的根基,被周亞夫很輕松的平定。
“唉…罷了,順其自然吧,我就輕易不插這個手了。”
徐貞思索片刻還是打算不出手相助,反正劉如意不會動自己的家族,至于說徐昭的態度他也管不著,后人的事就讓后人解決,與自己無關。
當然,前提是沒有牽扯到滅族這種底線。
劉如意留下少量士兵看守函谷關,然后就命大軍繼續前進了,長安他勢在必得!
不久,二十余萬趙軍啟程,日夜奔襲。
徐貞也不再看這邊,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長子徐昭那里。
“將軍斥候來報,函谷關已經失守了。”一員長臂,寬腰虎背的將領匯報道,此人儀表不凡,一看就是悍將。
“嗯,李廣你說我軍下一步該怎么辦?”徐昭沒有說話而是詢問起了面前這員小將。
此人是前朝名將李信之后,徐昭對李廣很是看重,不只一次將其提拔到更高的位置,視為留給太子的班底,很是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