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娘子吩咐,抓人!
“別......別跑了......不行,不行了,實在......跑......不動。”樂龐彎著腰,大口喘著粗氣。
“甩......甩掉了?”王揚也累得不行,那幾個謝府家丁太玩命了,頂著一頭面粉愣是追了他們三條街!
黑漢身體素質最好,看王揚兩人都不再跑,又折返回去,查看是否有追兵跟了上來。
“好兄弟,今天多虧你,這份情我記下了!走,跟我回家,咱們好好喝一杯。”
王揚他不敢和小胖回家。因為小胖他爹是荊州別駕,當年魯肅勸劉備重用龐統,就是說龐統非百里之才,而應該做別駕、治中這類的要職。
南朝時別駕權力已不如后漢時,但仍是地方高官,近似于副州長。小胖雖然看不出自已身份真假,可他爹就未必了。
“改日吧,今天我還有事,等忙完再登門拜訪。”王揚決定還是先把兩千錢拿到手,然后按照原計劃辦。
“還改日什么?就今天!再說你不是需要兩千錢嗎?我身上帶的錢不多,也就一貫,你隨我回家喝酒,順便拿錢。”
一貫便是成一串的一千錢。
古人出門帶錢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裝在衣兜里,二是放在錢袋里,三掛在身上或者纏在腰間。
衣兜的位置慣常有兩處,一處是縫在袖子里。兜的束口在手肘處,與袖口方向正相反。只要束緊袋口,里面的物件就不會掉出來。所以東晉時有一本書醫術叫《肘后備急方》,意思是裝在口袋里可以隨身攜帶的書,就像現代書名叫《口袋書》一樣。
二是腰帶與上衣衣襟交疊后形成的“三角形”口袋,在里面裝東西也就是所謂的“懷揣”。宋代文字禪有“疑我滿懷揣佛法,解腰抖摟破裙衫”之句。所謂“滿懷揣佛法”不光是比喻,而是古人懷中真的可以揣東西。
南齊時尚未發明銀票,金銀也未在民間成為主流交易貨幣,即便銅錢幣值有大小之別,但南朝除陳朝外一直沒有鑄過重于五銖的大錢。雖然準許流通古錢,比如東吳時的“大泉當千”,或者蜀漢造的“直五百銖”,但這種“大額鈔票”畢竟不多,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也大為貶值,所以即使是富人也不會隨身帶太多銅錢的。
要不先拿一千錢?
不行,一千不夠,必須拿到兩千。
王揚道:“我今天確實不方便,酒改天喝也一樣,黑漢,你隨樂公子取錢。”
樂龐見王揚執意不肯,也就不再強求了。王揚把黑漢叫過去叮囑了幾句,然后才讓黑漢隨樂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