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崇文不賤商
“我要寫出來誰還買下一卷?我這卷提問,叫預熱,等預熱好后,我下一卷作答,到時賣得肯定火爆。對了,說好抄三百份的,算今天還有五天,你盯著點進度,別耽誤了。”
“你......你要賣書?”謝星涵表情驚詫。她本以為王揚讓她抄了那么多份,是要分送學界名流的。
“對啊!”王揚理所當然道。
當時沒有印刷術,沒有版權,市上賣的書大多都是不知轉抄了幾手的手抄本,即便是剛著成的新書,只要一在市面上流通,立馬就會被傳抄。所以才會有“洛陽紙貴”的成語。
故而做書籍生意的,要么就是四處搜羅古書、奇書的書商,要么就是專門雇請傭書的老板,很少有作者自已賣書的。
“你讓我抄的三百份都要賣?”
“對......啊,再送劉先生一份,還有子介一份,我自已再留一份當紀念吧,謝娘子如果喜歡,那也送你一份,除去這四份,剩下的都賣。”
王揚說完又想起一人,回頭問陳青珊道:“要不要給你留一份?”
陳青珊:(→_→)
謝星涵睜大星眸:“那些書商只會買一份你的書,然后抄上成百上千份,你難道不知?”
“知道啊,但我的書最及時,并且價格還不貴,更關鍵的是我有鉤子,能把這些書一份不落地賣出去。”
“什么鉤子?”謝星涵大感疑惑。
王揚一臉神秘:“到時你就知道了。”
“鬼點子倒不少,可惜不走正道。”謝星涵斜了王揚一眼。
王揚不爽道:“我怎么就不走正道了?”
謝星涵嚴肅說道:“俗云‘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你專精《尚書》至此,卻把心思放在這種商賈小事上,在荊州還好些,要是到了建康,你必被物議所非。”
物議是南北朝時常用的一個詞,指外界風評議論。
中古時人很重物議,比如南齊開國皇帝篡位后,曾經問大臣:“吾應天革|命,物議以為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