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蠶寶寶進村
馮潤聽了劉鵬所說的事后,臉上也露出了興奮的神色,對于能夠做研究,那是他向往已久的事。馮潤興奮的點了點頭,道:“放心吧,劉總!”
陽光村去年發展起來的桑園在今年已經能夠提供桑葉了,在劉鵬和馮潤兩人商量好這次村里發展的蠶種之后,劉鵬便通知了鎮上的萍姐,讓他在訂購蠶種的時候,一定要主意一種叫‘兩廣一號’的蠶種。
而在村里,劉鵬把負責水庫那一塊的老唐找了過來,讓他把去年已經準備好的蠶房好好的整理一下,做好今年蠶繭的生產準備,同時也通知去年已經登記過在蠶房工作的村民,讓他們隨時做好工作的準備。當然在事先,劉鵬也通知了六村的謝主任,讓他也做好了這次養蠶的準備。
由于陽光村現在發展了大片的桑園,在加之整個大河壩鎮是優質桑園的推廣地區,所以鎮上的蠶種場準備了充足的蠶種,這次陽光村的養蠶量就有近1000張蠶種,這樣算下來,這一季能夠產鮮繭40噸左右,產值將達50萬。雖然看上去一個月掙上這50萬挺容易的,其實不然,要知道以前農村在養蠶的那一個月是最忙碌的,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為了讓蠶能夠更快的生長,每家每戶的蠶房都是燈火通明,鄉親們每天夜里都會起來很多次床來喂養蠶,而且蠶在吃食的時候發出沙沙的聲響,很難入睡。所以在養蠶的這一個月時間里,是以前鄉親們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好在現在劉鵬實行的產業化生產,這次村里的養蠶也是輪班制,所以在蠶房里工作人員還是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天氣一天天變暖,從鎮上送來的1000張蠶種也分到了水庫邊上的每一個蠶房之中,蠶房里的工作人員都是村里的婦女,她們在養蠶上都有著相當的經驗,而且婦女也比較心細,在養蠶這樣的活兒中能更好的勝任。蠶房里的一切設施也早早的被準備好,整齊的木架、竹篾編織的簸箕,以及早以做好的方格架子,這方格是以后蠶結繭的時候的場所,劉鵬之所以沒有選擇以前農村里的草籠,那是因為蠶在草籠上結出來的繭容易在繭殼上產生皺折,這些細小的皺折直接影響到以后的生絲加工,因為皺折多的蠶繭在繅絲的時候就會斷裂,所以劉鵬這次選擇了方格架子,在一個個的光滑的方格中,結出來的蠶繭皺折少,而且還減少了雙宮繭的產生。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蠶種的到來,才使劉鵬發展的魚桑模式真正的完善起來,有了蠶桑的加入,這水庫的發展將更進一步的體現出它的價值,同時也為村里增加了一個好項目,為陽光村的發展建設進一步的提供了資金。
(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