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飛將雄風(懇請月票)
可真正有心伐董的人,有幾人?這一點只從那會盟時的景象就能看的出來。二十二路諸侯,不是刺史就是太守,最差的也將軍。可挑選了半天,居然連個主盟的人都沒有選出來。
這主盟者,就類似于后世的司儀之類的角色。
主要就是祭告天地等一系列的儀式,而后宣高關東同盟成立。但要主意的是,這樣一個司儀的角色,一旦討伐失敗,就會成為首惡。因為從理論上而言,他是發起者。
諸侯推諉,曹操原本想為主盟者,卻被戲志才和伊籍攔住。
“主公,我們這時候,可不要強作那出頭鳥……”
最后,還是廣陵太守張超的部曲,廣陵功曹臧洪實在看不下去了,站出來主持會盟。
反正有人做出頭鳥,管你是什么官職?
而且臧洪也頗有賢名,做這個‘司儀’,貌似也不弱了聲勢。
由袁紹為盟主,曹操為參軍。諸侯兵分三路,分別自成皋、滎陽、陽翟三地進發。
袁紹主持北路軍,納漁陽太守公孫瓚、上當太守張揚等十路諸侯兵馬,共二十萬大軍由河內出兵,攻打成皋。
曹操、袁術為中路軍兵馬,轄十五萬人自延津出兵,曹操為中軍,孫堅為前軍,自延津出兵,意圖攻占滎陽,奪取敖倉。剩下南路軍,亦十萬余人,自陽翟攻打大谷。
三路并發,以袁紹最為積極。
剛成為盟主,正需要建立奇功以震懾麾下。
河內太守王匡是袁紹的至交好友,哪能不明白他的心思?
自告奮勇,率領本部人馬為先鋒,一萬大軍自河內出發,渡過了河水,撲向虎牢。
大軍氣勢洶洶,來到虎牢關下。
王匡卻發現對方早已經在關前列陣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