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孔昊研發蒸汽機
現在孔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他要帶領一些在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的大學生,利用兵工廠現有的技術,研究出燒煤的蒸汽機。
而且這個蒸汽機的技術也不要求太先進,一百年前的水平就可以了。
說起來也是非??尚?,現在已經到了1940年了,工業強國都已經開始玩電氣化設備,可是八路軍這邊連蒸汽時代都沒有進入。
“落后就要挨打”,這一個道理孔昊比誰都懂,也比誰都迫切讓八路軍盡早實現工業化。
可以前的欠賬太多,偌大的華夏說得難聽點,所有的機械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連一臺制造機器的廠子都沒有。
就算是一百年前的蒸汽機,說實話,以華夏目前的工業能力也造不出來。
孔昊現在要做的就是補課,把之前落下的東西補上來。
山西和陜西都盛產煤炭,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話大有前途,尤其是在陜北這個大后方,小鬼子根本就打不過去。
用蒸汽機作為動力,完全可以初步實現大機器生產,而不像之前那樣,凡事都要靠手工操作。
在兵工廠還是有大才的,憑借著從小鬼子火車站拆解的那幾臺蒸汽火車車頭,畫出了蒸汽機的詳細圖紙,并且還拼湊出幾臺蒸汽機,想辦法送去陜北,供那邊的工廠使用。
孔昊提拔了一個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機械博士,讓他擔任動力研究所所長,專門進行機械動力的研究。
動力研究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以兵工廠現有的條件,研究出適合八路軍根據地使用的小型蒸汽機,數量越多越好。
當然,這種事情不需要孔昊親力親為,他只要提出大概的一個方向,等遇到問題之時,再出面解決。
只見丁偉感慨地說了起來:“我打了這么多年仗,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武器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真是不虛此行啊?!?br/>
“對了,孔隊長,我們兵工廠生產的駁殼槍,看型號應該是西班牙的七釘盒子炮,這也算一支好槍?!?br/>
孔昊聽后,朝著丁偉豎起了一根大拇指,夸贊了說道:
“丁團長不愧是懂槍之人,一眼就看出來這支駁殼槍的來歷?!?br/>
“我們這條生產線生產的就是旁開門駁殼槍,我個人認為,這種駁殼槍最適合我們八路軍使用,主要是它的維護非常方便,就算是遇到故障也能在短時間內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