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我叫易大川,是一名神槍手
那一年,易大川只有十七歲,他沒有絲毫猶豫,把母親和弟弟托付給本家大伯一家照顧,就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八路軍。
憑借著他從小練就的槍法,他很快就成為二團有名的神槍手,死在他槍下的小鬼子加在一起起碼超過八個,至于偽軍,這種炮灰,他都懶得去計算。
本來,以他的軍齡和戰功,完全可以提升為排長,可是被易大川給拒絕了,他還是喜歡在一線當一名戰士,這樣才能用手中的步槍痛痛快快地打鬼子,替家人和所有受欺負的鄉親們報仇。
易大川有一個習慣,只要成功擊殺一個敵人,就會在愛槍木質槍托上畫一條線,那支三八大蓋步槍整整畫了八條,也代表著已經收割了八頭小鬼子的狗命。
不過今天他使用的步槍卻沒有一條刻線,這可是一支新槍,還是傳說中性能最好的馬四環步槍。
雖然他之前使用的那支小鬼子三八大蓋步槍性能也不錯,尤其是在他的精心保養下,步槍的各個零件也都有八成新,同時用小鬼子的步槍擊殺小鬼子也是一件讓人喜聞樂見的事情。
可是面對一支在性能上完全碾壓小鬼子三八大蓋的步槍,易大川只是考慮了三秒鐘,就讓之前那支槍托上刻滿勛章的三八式步槍變成了牛夫人。
畢竟小鬼子那些精銳老兵的槍法也非常好,在戰場上同等級別的神槍手對抗之時,能增加一點優勢也是好的,有時候一分之差,既決勝負也分生死。
畢竟小鬼子的三八大蓋步槍是為小本子的身形研發設計的,我們的戰士就算再怎么適應也總覺得差點東西,除非在槍法上能做到碾壓才行。
而最新生產的馬四環步槍,聽說已經在細節上根據華夏人的體型進行了優化,使之更符合我們戰士的使用習慣。
這就是我們自家的兵工廠能大批量生產槍械的好處之一,如果全部是從國外購買的話,只要按照國外兵工廠的設計圖紙進行生產,根本就不可能輕易進行改變。
至于繳獲敵人的武器,就更加沒得選,只能算是遇到啥就用啥。
用人去適應槍與用槍去適應人,雖然兩句話的字數差不多,可是代表著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代表的是一種無奈,而后者則是代表著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
就在剛剛,易大川用他心愛的步槍完成了首殺,一個步槍手綁著膏藥旗的小鬼子,子彈直接擊中敵人的胸口,絕無生還的可能。
至于為什么優先擊殺小鬼子的棋手,這是非常有講究的。
在古今中外所有的戰斗中,旗幟起到的都是指引的作用,小鬼子的步兵把這種戰術發揮到了極致。
在小規模戰斗中,打這種膏藥旗的屬于戰斗經驗最豐富的老兵,一般都是軍曹士官之類,他們三五個人形成一個戰斗小組,在這種膏藥旗的指揮下不斷地沖擊著我們的陣地,這是敵人小規模部隊進攻的核心。
這種戰術非常有用,尤其是當一支部隊的基層大量擁有這種基層士官之時,表現出來的戰斗力是非常強悍的,就算被我們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只要他們這種老兵傷亡不大,休息一會補充一定兵員,又會發起再一次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