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世間可有我這般好的官?
已知條件一:寡婦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男丁,耕種的時候不能深耕,秋收的時候也很難有個好收成。
已知條件二:以跛五為首的,被常遇春留在寧陽縣的十幾個傷殘士卒,全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棍,而且因為身上的傷殘,這些人并不是很好找媳婦。
那么問題來了,根據(jù)負負得正的原理,只要讓跛五他們多去幾趟寡婦村,以后說不定就會有互相看上的。再根據(jù)女人的閨蜜介紹對象心理可得,寡婦村的某些小寡婦們一旦有了心儀之人,就必然想要把其他關系比較好的小寡婦也介紹出去。
然后,寡婦村沒有男丁的問題解決了,跛五他們這些光棍漢不好找媳婦的問題同樣也解決了,就連楊少峰這個寧陽縣知縣也不必再時時刻刻為寡婦村的事兒操心,完全就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關鍵是小寡婦們要感謝楊少峰,跛五他們也同樣會感謝楊少峰,算下來就等于其他人各贏一次,楊少峰能贏三次,簡直就是秦始皇摸電線,贏麻了!
當然,就算能賣掉跛五他們,也只能說是解決了大部分問題,還剩下一小部分問題無法解決,然而也恰恰是剩下的這一小部分問題,才是最令人頭疼的。
首先,跛五他們只有十幾個人,而寡婦村卻有二十多個小寡婦,按照跛五以及寧陽縣普通青壯們的審美觀,他們只會看上那幾個膀大腰圓,能拎著鋤頭干活的健壯婦人,絕不可能看上那十多個楊柳細腰的小寡婦。
在他們樸素到極點的審美觀里,娶媳婦的必要條件是能生養(yǎng),充分條件是能干活,臉蛋是否好看反而并不重要。
這也就注定會有一些身材苗條的小寡婦們嫁不出去,怎么讓這些小寡婦們擁有生存的能力,才是真正令楊少峰頭疼的問題之所在。
正如張王氏所言,就算楊少峰楊大知縣給這群小寡婦們分了地,她們也未必能守得住,早晚都得被人巧取豪奪去。
其次,楊少峰一時半會兒的也解決不了十幾個小寡婦的就業(yè)問題。
雖然養(yǎng)雞、養(yǎng)豬馬都需要人手,可是雞崽和豬崽的數(shù)量太少,根本就用不了十幾個人,而且楊少峰早早的就已經(jīng)找到了人手,現(xiàn)在也不可能說換就換。
該讓她們干點兒什么呢?
楊少峰暗自琢磨了一會兒,干脆扭頭望向跛五,問道:“跛五哥,你說寡婦村里的那些個婦人,她們都能做些什么?”
跛五道:“健壯些的能割草,捆草,翻地,也不見得就比男丁差到哪兒去,倒是那些個瘦弱的,就只能做些縫縫補補或者針織女紅之類的。”
楊少峰瞥了跛五一眼:“這些我當然知道,我問的是,現(xiàn)在咱們寧陽縣有沒有什么事情是能讓她們做的。”
跛五當即搖頭,答道:“那小的就不知道了。”
楊少峰不禁大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