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吹豬不吹牛,吹牛沒人信
楊少峰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瞥了跛五一眼:“牛自己老死,跟本官自個兒把它們宰了吃肉,那能是一回事兒?”
當然不是一回事兒。
牛自己老死之后再吃肉,任誰來了也挑不出什么理,更扯不上什么違反朝廷律令。
要是在牛老死之前就直接宰殺了吃肉,以后萬一哪個御史閑的蛋疼想要搞事,宰殺耕牛吃肉這事兒就會變成一個把柄。
千萬不要小看大明朝的御史言官,尤其是洪武年間的御史言官。
雖然這些人的手里并沒有多大的權柄,但是朱重八朱皇帝在登基之初就推行了“風聞奏事”的政策,還給御史言官們制定了嚴厲的績效考核制度。
所謂“風聞奏事”就是聽到點兒風聲就可以上奏彈劾,不講究真憑實據,彈劾錯了也無所謂。
而績效考核制度就更坑了,朱重八朱皇帝會根據御史言官們的彈劾數量多少、有無真憑實據、最后是否成功來判定一個御史言官是否盡心盡責,這也會關系到御史言官們的收入。
跟并不需要擔心什么績效考核的楊少峰楊大知縣比起來,洪武朝的御史言官們才是真正苦逼的牛馬。
像宰殺耕牛這種事情,對于窮成狗的牛馬們而言絕對是最好的靶子——官員宰殺耕牛會給百姓帶來不好的影響,會影響耕種,往嚴重了說這就是在挖大明的根基,必須得往死里彈劾!
至于說徐達為什么指名道姓的要求楊少峰宰殺兩頭耕牛……
按照楊少峰的推測來看,有可能是因為徐達真不在乎這兩頭耕牛,也有可能是徐達提前就已經準備好自污,楊少峰不過是恰好被徐達挑選中的,用來自污的一個工具人而已。
當然,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徐達都有足夠的能力保下楊少峰,哪怕就是想要自污,當楊少峰被御史言官們瘋狂彈劾的時候,徐達也會把楊少峰宰殺耕牛這事兒攬到他自己身上,楊少峰倒也不必擔心自己會不會出問題。
只不過,楊少峰楊大知縣并不想當徐達用以自污的工具人。
正當跛五微微愣神,暗自在心里琢磨著“讓耕牛老死再吃肉”和“直接宰殺吃肉”兩者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時,楊少峰卻伸手指了指旁邊的人工湖。
楊少峰笑著說道:“跛五哥記住了,湖心處不得低于三丈,湖邊上挖到七尺左右,最邊緣的地方也要有三尺深。”
“等這個湖挖好了,咱們還得想辦法往湖里蓄水,能不能抗過這場干旱可全指望這個湖了。”
想了想,楊少峰又補充了一句:“等水蓄的差不多了,跛五哥還要再安排人手去捕一些魚,放進人工湖里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