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還要什么自行車?
挨了一巴掌,又被投喂一顆甜棗,一眾閭長、社長們徹底被楊少峰楊大知縣給擺弄的團團轉(zhuǎn),完全分不清究竟是巴掌更疼還是甜棗更甜。
等離開縣衙大堂,一眾閭長、社長們便湊到了一塊兒。
劉廟村的社長劉三十二率先開口說道:“芒種在即,大老爺又不許我等抽調(diào)青壯回來收麥子,咱們各村各社若是不能互相幫襯著點兒,只怕這個夏收不太好過。”
西河村的社長王五七同樣附和著說道:“我的意見跟老劉的一樣——雖然大老爺說給咱們各村各社留下來的青壯足夠,頂多一兩天就能收完麥子,可是你們也都知道,麥子可不光是要收,更是要緊著收,而且收完了麥子還得種晚谷,時間上可緊得很。”
劉三十二所說的芒種,指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九個節(jié)氣,麥類等有芒作物會在芒種節(jié)氣到來后成熟,需要進行收割,“種”則指谷黍作物的播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到有芒作物種子已經(jīng)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民間所說的“春爭日,夏爭時”,這“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nóng)忙。
對于芒種,民間同樣有“四月芒種雨,五月無干土,六月火燒埔”的說法,認為從芒種那一天的晴雨可以預測農(nóng)歷五月與六月的雨水和干旱情況——芒種若下雨,則五月多雨,而六月干旱。
王五七所說的要緊著收,就是說無論芒種那天會不會下雨,都要搶在芒種節(jié)氣到來之前把麥子全部搶收,要不然芒種那天萬一下場雨,麥子就有可能因為沒有及時收割、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落粒、穗上發(fā)芽霉變及“爛麥場”等,使眼看到手的莊稼毀于一旦。
“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的農(nóng)諺正形象地說明了麥收季節(jié)的緊張氣氛,必須抓緊一切有利時機,搶割、搶運、搶脫粒。
其他一眾社長閭長也都是耕種多年的莊稼漢,自然也都明白劉三十二和王五七說的。
暗自琢磨一番后,甲一閭的閭長張六七便率先表態(tài):“這樣兒,我們各閭各社留下來的那些青壯們該去割麥子的還是去割麥子,但是咱們各閭各社的婦人們要互相幫襯,我們甲一閭愿意安排十個婦人去幫著西河捆扎搬運麥子。”
甲二閭的閭長吳七八也點頭表示同意:“我們甲二閭愿意派六個婦人去幫著劉廟村捆扎搬運麥子,你們鶴山跟王卞離的近,不如你們兩個村子互相幫襯著點兒?”
鶴山村的社長楊二直接點頭應(yīng)下:“行,那俺們鶴山跟王卞就互相幫襯著點兒。”
略微頓了頓,楊二又接著說道:“這回可不能再出岔子了,尤其是不能再有人游戲關(guān)撲,要不然被大老爺知道了,咱們無論如何也交待不過去。”
隨著楊二的話音落下,在場的一眾社長閭長們頓時陷入了沉默,同時在心里大罵那個拿吃十五個包子跟人賭賽的混蛋。
要不是因為他,大老爺會如此生氣?
沉默了好一會兒,劉廟村的社長劉三十二才啞著嗓子開口說道:“回去之后都再叮囑叮囑各自閭里、社里的百姓,萬不可再跟那個蠢蛋一樣關(guān)撲游戲。”
鶴山村的社長楊二也跟著說道:“老劉這話說的對,咱們這些苦哈哈,能碰上大老爺這樣愛民如子的好官可不容易,要是再有哪個蠢蛋關(guān)撲游戲,把大老爺給氣壞了,以后誰還會像大老爺一般給咱們分地?”